|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五位一体”激活发展动能
《山东工人报》(2023年09月01日 第A1版)
7月24日,首届全国光伏职业技能大赛上传来捷报,华能滨州公司代表华能山东公司选派的3名参赛职工获得一个个人二等奖、两个个人三等奖。优异成绩的背后,是该公司在打造煤电企业绿色转型样板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扎实苦练内功,深化改革促转型发展的生动写照。
华能滨州公司前身是1975年建厂的沾化发电厂。由于机组小、能耗高,沾化电厂曾连续多年亏损,2019年被国务院国资委列入资不抵债企业处置(处僵治困)名单。面对火电机组关停、破产清算的严峻形势,公司成立处僵治困领导小组,坚持构建“五位一体”机制,积极为职工充电赋能,让处僵治困、转型发展转变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内生动力。
——优化转岗渠道,实现职工平稳安置。统筹推进厂外应聘、厂内转岗、外出创收等,多渠道推动职工平稳安置,累计向华能二级单位、基层企业、核电企业等输送优秀干部职工105名。搭建“走出去”创效平台,累计组建10个驻外项目部,110余名职工长期驻外创收,超300人次参与“短平快”检修项目。
——深化培训层次,大力提升培训成效。完善三级培训体系,开展跨专业融合培训,开设电气、热工、机务检修和新能源运维“速成班”,近五年累计参训超7000人次。健全“工匠讲堂”、“培训收获现场教学”、“师带徒”等机制,推动培训成效倍增。
——用好科创平台,纵深推进创新驱动。健全职工 “双创”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众创项目、华创空间网络平台作用,推动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 “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近五年,累计征集合理化建议超500条,实施技术革新、工艺改进等攻关项目200余项,获得国内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项、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得德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为企业节支创效5000万余元。
——丰富练兵形式,促进职工快速成才。近年来,每年组织新能源运维、电气检修、机务检修等技能竞赛,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产业竞技比武,以赛练兵、以干练兵。累计68人次在省市和华能上级公司技能竞赛中获奖,10人次获评市级以上 “技术能手”,100余名职工完成从班组成员到独当一面的转变。截至目前,公司有中级以上专技人员124人,高级工以上技能人员208人,50余人次进入各类专家人才库。
——拓展改革深度,强化队伍战斗力提升。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结合企业转型实际,实现运维力量集中统一管理,坚持岗位调整、 “走出去”创收等全部实行竞聘。组织厂级公开竞岗20余次,参与竞聘超300余人次;驻外运维项目部招聘8次,参与招聘150余人次。
公司注重打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全面完善技术、技能带头人评聘和 “双通道”建设。近五年,选拔技术技能带头人6名,28名在技术比武、技术创新上取得突出成绩的职工走上专业技术管理等重要岗位。坚持工效联动,推动薪酬分配向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外出创收、生产一线人员等倾斜。增加劳模、技术工人参政议政比例,188人次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0名一线职工获市级以上劳模、劳动奖章。
通过一系列改革,华能滨州公司的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全面提升,绿色转型全面成势。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580万元,一举摘掉连续多年经营亏损的帽子。6月27日,再次取得滨州鲁北新能源基地60万千瓦新能源开发权,迈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 “快车道”。 李红蕾 耿元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