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找准症结下力气纾解“看病难”
在广西,目前已有3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挂牌运行,以大病不出区为核心目标,广西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正在向更高标准迈进。令人欣喜的是,这3家机构的二期项目建设已提上日程,未来群众大病跨区就医的“看病难”将会得到进一步解决。
“看病难”,这是困扰人民群众的一个问题。“看病难”,难在哪?难在到大医院求医难、看知名医生难,人们获取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难以满足,而到基层医院就医、看普通医生并不难。这是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且高度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使群众有了对基层医疗能力不信任的“印象”,从而导致“小病大医”,舍近求远,治病就要上大医院。大医院门庭若市、就诊紧张、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却资源闲置,长期“吃不饱”,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大医院越来越忙,基层机构人才流失,发展乏力。如此,老百姓“看病难”将进一步加剧。
“看病难”,还难在细节的叠加上。从求医选择的那一刻起,到踏进医院、等待诊疗、接受诊疗,再到康复护理,所有细节的“难”加在一起,会让病人及其家属倍感压力和煎熬,成为堵在胸口的“大石”,甚至成为心病。
归根到底,“看病难”难在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
如何破解“看病难”?一方面,要从供给侧入手,做好开源,即“把蛋糕做大”。“病有所医”,必须先有“医”。广西有针对性的建设区域医疗服务“高地”,一些高等级医院开设新院区等,都是有力的措施。只有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量,才能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医疗需要。另一方面,提高效率和公平性,把“蛋糕”切好。如果“蛋糕”分得不公平,再大的“蛋糕”也不够用,病人仍旧会扎堆大医院就诊。因而,要深入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使更多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
“看病难”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强化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立覆盖广泛和机制完善的社会健康保障体系,还是树立尊重科学理性就医理念,这些单靠医院推动是无法完成的,必须通过全社会的一起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今,广西以大病不出区为核心目标的一些“大动作”,正是找准症结下力气纾解“看病难”的努力。(鹿鸣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