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5|回复: 0

突破200米 “第四代”空中造楼机百米高空如履平地

发表于 2023-9-3 20:46: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顶升完毕,高度超过200米!”8月末的武汉,一场秋雨带来丝丝凉意,坐落在武昌滨江的一座摩天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这座设计规划高度约380米的武汉长江中心项目,采用了中建三局自主研发湖北省首台第四代“空中造楼机”——轻量化定模集成平台,实现最快4天一层楼的建造速度。

远处眺望武汉长江中心项目,附着在外立面上醒目的“蓝色方块”便是造楼机。对建设者来说,它更像是一座“空中建筑工厂”,其内部早已形成了工厂化流水线,能够逐层完成钢柱吊装、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工作,同时集成了施工电梯、智能布料机、堆场、消防设施等。
工人们虽置身于百米的高空施工作业,宽广稳固的平台带来如履平地的踏实感。项目执行经理包泽顶介绍,传统的超高层施工,运用的是爬架施工,每升高一层,需要向上再架设一层脚手架,人工拆除所有铝模板等材料,再利用塔吊或人工搬运送往新的楼层,费时又费力。有了“造楼机”,施工物料只需“搭电梯”就能去往新的楼层。
在“造楼机”的第二层,是它的核心控制室,一个操作平台,一个大屏便可“一键完成”900吨“蓝色方块”的顶升。通过检测屏幕,能清晰看到造楼机的各项数据及运行状态,例如称重受力点情况、支撑系统的垂直度、钢平台的水平及现场风速风向、温湿度。出现异常、偏差超出预设安全值,就会自动报警,为工人高空施工,保驾护航。
第四代“空中造楼机”相对于上一代整体减重60%,降低了对墙体承载能力的要求,同时增加堆载能力,相比传统的爬架施工,整体效率能提高20%以上,多数使用的标准化构件,可拆卸后循环利用。
中建三局武汉长江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行政公寓、高端住宅,超高层塔楼“长江之琴”高度约380米,项目建成后将引领和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该项目采用的“空中造楼机”,目前已应用于福州世茂国际中心、苏州国际金融中心、重庆陆海国际中心、海南中心等全国20多栋在建项目。基于“造楼机”技术积累,衍生出“住宅造楼机”、“造塔机”也逐渐应用于不同施工场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