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甘肃陇南礼县公路段,有一个外号叫“犟板筋”的桥梁工程师,他就是李新建。参加工作以来,前后担任过技术员、技术负责、质检负责、项目经理等职务。自从担任桥梁工程师,先后七年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其中两年被评为陇南公路局先进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扎根基层,刻苦钻研,无私奉献,一步一个脚印,在艰苦的筑路生涯中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辛勤汗水。从一个普通技术员到桥梁工程师,49岁的他走过了30年的修桥、养路历程。每每回首自己这些年来的工作经历和获得的荣誉,他总是动情地说:“是单位给了我学习和工作的平台,取得的这些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架桥修路的漫漫历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学习进步、努力工作,才无愧于单位对我的培养和重托。”军人出身的李新建,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要求更加细致入微,“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业绩”,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在担任桥梁养护工程师期间,能够严格按照桥梁安全运行十项制度进行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每天奔波于礼县境内的各个桥梁之间。
犟行不改、韧性不变
在修路架桥工程中始终坚持按技术规范操作施工。“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变通,没有人情味,包工头、施工队说他“不食人间烟火”,总叫他“犟板筋”。他说:“我对技术不负责就是犯罪,我对施工质量不负责是一时,桥对我就是一生。”在施工要求上总是一丝不苟,认真踏实。
2010年,国道247线礼县平泉桥灾后重建项目,为了保证重建质量,从旧桥拆迁他就吃住工地,与施工队、农民工同吃同住一起,谋划料场,改修通行便道,一点一滴亲自指挥,就连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阳节、中秋节都在工地,桥梁工地成了他的新家,离家只有十多公里他都很少回家。妻子患有眼疾,视力模糊不清、摸着做饭,照顾孩子,孩子要开家长会,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妻子有时也会发牢骚,“就你干工作,你就没有家?”他总是嘿嘿一笑。妻子是这样说的,但是行动上总是支持给在工地的丈夫捎这东西捎那东西,让丈夫安心工地,家里事务她承担。事业心强的男人总有一个支持他的“贤内助”,尤其在浇筑桥梁时,他一时也离不开工地,从浇筑到养生(浇水)亲临现场,到最后每块大梁张拉完成,他又进入桥基灌筑,由于他的精细施工、高标准、严要求,平泉桥梁被灾后重建项目办评为优良工程,受到了表彰。
他或许不记得妻子的生日、他们的结婚纪念日,但他对所有的桥梁的桩号、修建年月以及技术状况却了如指掌,因为只有他自己明白,每年一次的桥梁定期检查是如何进行的。桥梁定期检查就是对桥梁的体检,是掌握桥梁状况最基本的途径,对评定桥梁使用功能、制定管理养护计划提供基本数据,更是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每年都得有一个多月,对桥台、桥墩、上部承重构件、伸缩缝等构件存在的病害一一进行检查,统计桥梁结构混凝土缺损、泛碱、渗水、裂缝、露筋位置,根据典型缺损,作出相应的维修显得尤为重要。
先履职后尽孝、初心不改
礼县燕河大桥是1964年修建的双曲拱桥,由于桥龄较长,经过多年的行车荷载,二号桥墩局部出现下沉,桥梁安全带出现裂缝,经省交通科研所测定为四类危桥。李新建同志带领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用水准仪观测病害发展情况,由于桥梁承载力严重不足,省局批复加固方案,由礼县段实施,李新建技术负责。
在加固工程实施,改建便道时,李新建70多岁的老父亲突然感到头疼头晕,在礼县人民医院多次住院,查不出病因,礼县人民医院建议到西安或兰州进一步检查治疗,危桥加固正进入关键时期,此时老父亲头疼更严重了,每天叹息。一起的老同志看到老人每天唉声叹气、呻吟,生气地骂道:“古人讲‘养儿防顾老,栽树避荫凉’有这样不孝的儿子,走,咱们找他去,看他管不管。”两位老人生气地找到单位,单位值班人员告诉他们,在加固燕河桥,走到燕河桥往下一瞧,儿子一身泥,一身水泥灰,满脸泥水。看到这情景,两位老人一声不吭,悄悄离开了现场。
老人说:“老李,你养了一个很敬业的孩子”。老父亲也只是点头,从此每天吃一顿止痛片。等燕河桥完成维修加固完后,他才带父亲到西安检查,并做了开颅手术。
守护桥梁、恪尽职守
李新建常说“养好桥梁是本职,养不好桥梁是失职”,在日常桥梁巡查中,发生大的暴雨或地震等自然灾害,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观察桥梁变化,他带领技术员“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尤其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果洛州发生7.4级地震,他老岳父病危,他在陪同,感到震感后立即打开手机网上查询。他第一时间就想到自己管养的桥梁,不到7点就赶到单位,组织技术人员、部门负责人对18座桥梁、87道涵洞逐一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等排查完安全隐患时,病床上的老岳父已经离开了人世,说起此事,他总是掉眼泪。
修路架桥,无怨无悔,挥洒汗水,铸就坦途。李新建只是众多公路人中普通的一员,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为自己所喜欢的事业默默奉献着。他知道,要保证桥梁的安全畅通,必须付出十倍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好自己的职责”是他不多言语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桥梁工程师,他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公路养护一线,用自己朴实的工作守护着桥梁的畅通,人们出行的安全。
(甘肃工人报 王喜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