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袖珍”小学,路在何方?

发表于 2023-9-6 17:02: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袖珍”小学,路在何方?

正值开学季,和别的学校门前络绎不绝的情形不同,江苏镇江市丹徒区江心实验学校门口则显得有些冷清,好一会才能见到几名学生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其中,一年级只迎来了3名学生。(9月5日《新京报》)

最近几年,有些村小的确是越来越“小”了。尤其是与城镇学校上个学要挤破头的景况相比,一些农村学校显得尤为冷清。一个年级只有3人的“袖珍”小学,此类看似极端的个案,却隐约可以从中瞥见不少乡村的影子。实际上,这样的“麻雀小学”“袖珍小学”绝不在少数,仅媒体报道的,光湖南一地,就有8200多所这样的“麻雀小学”,20多万农村孩子就读于此。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人将之归结为城镇化发展的结果。确实,人口外迁流动是很大的动力源。随着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农村地区或多或少面临着空心化的问题。父母离开乡村外出务工,子女也不得不随其进入新居住地就近入学,一些乡村小学萎缩、生源锐减也就成了不争的事实。除此之外,资源不均衡始终是“硬伤”。在一些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教育投入效率偏低,小、散的特性也使得他们无法发挥办学规模效应,基础教育就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经济条件相对好些的家庭,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读书也是常见现象。

作为教育体系“神经末梢”的村小,出路在哪?关键在找对策、重落实。往大了看,根本在乡村振兴,加快城乡各种资源要素流动、让人口留得住、发展得好等。往小了说,建好乡村学校,核心在教育均衡,重在把更多教育资源投入到不被“看见”的乡村小学。在这之中,保留并办好上文提及的这些乡村“袖珍”学校,对于保障乡村孩子的基础义务教育尤为重要。当前,还有些地方出于维持经费投入性价比、管理效能方面的考虑,存在一刀切式撤并小规模村小的冲动。对于这种倾向,必须保持警惕。更进一步,各地都应着眼于乡村长远发展,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审慎考虑“袖珍”小学的去留问题。(付迎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