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6|回复: 0

“挖断长城”事件值得更多反思

发表于 2023-9-6 17:07: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挖断长城”事件值得更多反思

山西朔州右玉县境内著名的三十二长城是明长城的一段,然而该长城部分墙体近日却遭到严重破坏。经查,犯罪嫌疑人郑某和王某在三十二长城附近施工时,为了节省路程,用挖掘机将古长城原有豁口开挖成一个大缺口,以便于挖掘机从该缺口处通行。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9月4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三十二长城作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因雄浑辽阔的古代边塞风情闻名遐迩,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这样的文物留存于世,本应倍加珍惜,如今却遭严重破坏,令人痛惜不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仅仅为了“抄近道”,图一己之便,两人就擅自对三十二长城下手,实在匪夷所思、难以接受。

此起事件再次凸显出文化遗产的脆弱性。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然而,受自然侵蚀风化、历史环境变迁和人类生产生活等多重因素影响,长城正在不断老去。为了加强对长城的保护,规范长城的利用行为,我国专门出台了《长城保护条例》。但不可否认,现实中一些人对于长城尤其是“野长城”保护重视性不够,尚未形成行动自觉。换句话说,此次明长城被“腰斩”,不是长城挡道,只因心无“长城”——体现的是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和法律观念的淡薄。殊不知,当涉事者无知无畏地开着挖掘机“穿墙”而过之时,就已踏上了违法犯罪之路。目前涉案两人被依法刑拘,纯属咎由自取,相信法律会给他们补上文物保护这堂课。

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有人发现三十二长城被破坏便报了警,可见当地群众是知道破坏文物的性质的。从接警后警方迅速赶赴现场调查来看,当地对文物保护不可谓不重视。那么,涉事者何以能轻易对明长城下手?究竟是故意为之还是无知犯错?笔者注意到,三十二长城被破坏消息一出,有网友在跟帖中表示,照片中的长城乍一看就是夯土堆子,“要不说是明长城,还以为就是普通的泥巴墙呢?”对此,不妨多一些追问和反思:是否存在文保宣传不到位的情况?辖区内平时的保护措施是否得当?类似的破坏行为还有没有?文物毁易复原难,相比于亡羊补牢,更应防患于未然。

野蛮挖掘机挖开的文物保护缺口,亟待补上。客观来说,长城保护并非易事。长城资源分布15个省区市,保护长城工程复杂、涉及广泛,不是一个辖区的事,更不是某个部门的事。在这个保护链条上,哪个地方出现薄弱环节,都有可能带来巨大损失。不可否认,山西作为地上文物留存最多的省份,绵延千里的长城加大了日常保护的难度。正因如此,才更要正视挑战,在文物保护上下更大功夫。

由此案说开去,笔者想到,相比于保护较完善的知名文物古迹,在全国各地还有许多野外不可移动文物,其保护现状更令人担忧。比如,一些“野长城”不如八达岭长城、三十二长城有名气,但作为文化遗产同样极具价值,却在保护上“待遇”欠优,正在加速老去、状况堪忧,不得不引起重视。各地不妨汲取经验教训,全面摸清底数,制定完善措施,进一步为文物保护补上缺口、筑牢屏障。(张冬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