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 “谢谢你们,今年的‘金秋助学’和‘全程帮’生活补助款我已收到,过两天我就要到新学校报到了,感谢工会的叔叔、阿姨这十来年对我们一家的热心帮助,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近日,福建省莆田市职工服务中心接到大学生小陈的致谢电话。这是13年来莆田工会对这个困难家庭“爱心接力”、工会“娘家人”与困难职工家庭“结穷亲”的一个缩影。
据悉,近年来,莆田工会坚持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困难职工群众心坎上,采取多项措施持续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使中央建档困难职工从近2000户下降至78户,促进工会帮扶与社会救助服务资源有效衔接。
细刻“一把尺”,筑好帮扶资金“蓄水池”。为确保困难帮扶常态化,莆田工会持续多年开展公益性项目“一日助”,制定出台《莆田市困难职工档案及专项帮扶资金管理办法》,按照先建档、后帮扶、实名制的原则全部使用银行卡发放帮扶资金,有效确保无截留、滞留、虚报、挪用、扩大范围等违规现象。同时,不断修订完善“一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使帮扶职能由精准帮扶中央、地方在档困难职工向帮扶困难边缘、意外致困等职工群体转变。
破解“两个点”,绘好帮扶合力“同心圆”。一方面,找准困难家庭“需求点”,不断深化向困难职工“报到”制度,结合工会干部下基层蹲点,对困难职工进行“拉网式”入户摸排,了解困难职工意愿,精准定位帮扶范围、帮扶措施和帮扶标准,不断优化帮扶方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有效形成五级工会联动帮扶合力。
另一方面,解锁帮扶救助“症结点”,从困难职工“点单”诉求中,找准症结把准脉,积极探索帮扶服务新模式,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惠”民利民,不断简化申请救助材料、优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标准,主动融入“掌上工会”服务体系,线上线下同发力,实现救助服务便捷化、人性化和智能化。
据介绍,下一步,莆田工会将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层层织密困难职工关爱网,实现与民情民意的零距离接触,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维度、常态化的帮扶困难职工工作新格局。(莆工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