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 “在工会工作的这俩月,收获很大,我有了更清晰的就业方向。”8月25日,张博雅告别河北省沧州市总工会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即将踏上返校的列车。张博雅是一名研究生,来自困难职工家庭。今年暑假,沧州市总工会首次设立工会勤工俭学岗,共有10名像张博雅一样的困难职工大学生子女走进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办公室、宣教部等,在参与工会工作中提升自己。虽然岗位有限、时间短暂,但是这种“造血式”帮扶,却激活了困难职工家庭的内生动力。
“带我们的是韩老师和付老师,他们对工作的严谨深深地感染了我。”回忆在勤工俭学岗工作的点点滴滴,大学生张新蕊感慨收获很大,她所说的韩老师和付老师,指的是职工服务中心职工韩镇和付庆新。7月1日,张新蕊在职工服务中心上岗,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困难职工档案资料。整理档案事无巨细。在两人的帮助下,她很快从职场“小白”成长为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软件的小能手,工作效率飞速提升。
“之前暑期打过工,累还挣不到钱。这次在市总工会工作了40多天,不但挣到了钱,还得到了精神指引。”张新蕊说。原来,在工作之余,韩镇以身说法,给大学生们讲述自己的考公经历;转业士官付庆新则用切身经历,指导大学生们少走弯路。这让大学生们对未来就业有了新的认识。
据沧州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负责人李靖介绍,根据2023年河北省职工困难帮扶项目申报标准,结合沧州市实际情况,市总工会以勤工俭学项目补贴方式,组织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参加工会服务项目或社会实践,项目执行标准是每个工作日100元,每月不超过2200元。
突出“助学+励志+育人”导向,通过提供实践岗位,在增加困难职工家庭收入的同时,帮助职工子女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沧州市总工会将此项目作为对金秋助学工作的拓展补充,根据项目实际效果,下一步将探索增加勤工俭学岗位数量,扩大助学对象范围,覆盖因低收入、因灾、因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各类职工家庭,特别关注苦脏累险一线艰苦岗位和新业态领域等群体,帮助更多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更好地成长成才,让更多困难职工家庭早日走出困境。
(河北工人报记者 周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