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9|回复: 0

盛夏适宜吃黄皮祛暑热

发表于 2011-6-28 08:52: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皮是芸香科黄皮属植物,是广泛栽培于我国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的一种特产水果。黄皮一般在每年的农历6月上中旬果实成熟上市,此间正值三伏天开始,在炎热的夏季里,采摘新鲜的黄皮食用,口中顿觉甜中微酸,甘甜清爽,津液顿生,满口清香。

    中医认为,黄皮果实具有解暑热、生津液、去标邪等功效,是一种老少咸宜的解暑热的佳果。相关科研结果表明,黄皮果实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糖类、有机酸和果胶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据测定,每100克果肉含蛋白质1.0克、钙50毫克、磷25毫克、铁0.7毫克、维生素C39毫克、碳水化合物14.9克;其根、茎、叶以及种子均可入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民间验方就采用其种子治疗疝气,利用果皮来消食积、去肿胀等,用果实的腌制品冲开水喝,还具有化痰顺气、止咳等功效。

    在药用方面,黄皮有消除胸腹胀满、生津、止渴、顺气、镇咳的功效;苦味较重的黄皮,效果尤佳。有药学家认为“黄皮的苦味,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消化,使吸收机能畅旺;此种苦味质,还有强心作用,又能松弛胸腹肌肉紧张,胀满状况得到减少或消除,黄皮之所以能顺气、镇咳,就是由于它具有松弛胸腹肌肉紧张作用,使呼吸顺畅,没有障碍问题,咳嗽自然停止。”在广州,黄皮上市意味着雨季的结束和炎热夏天的开始。

    黄皮一身都是宝。它的主要功用是清热去湿毒。我们一般是洗干净后连皮一起食用,黄皮的味道非常清甜,有点类似金桔,它甜中带有一点甘苦,对喉咙痛心肺不爽特别见效,尤其是对感冒后心烦意躁有特别的功用。黄皮吃完后,它的梗和叶还可以加冰片糖煲水喝。

    将黄皮作为食疗用途,可参考下列方法:食黄皮时,必须将果肉、果皮和果核整个放进口中嚼碎,连渣带汁缓缓吞下,收效才能显著。例如平素患有消化不良症,又多吃了东西,胸腹胀满,影响呼吸也感到不顺畅,还可能有作呕、气顶、痰水屡吐不清,心窝觉得翳滞等状态。若是黄皮季节时,不妨用黄皮十余个,连皮带核,慢吞细嚼,自然气顺痰降,胸腹翳滞消除,效果更好。

    暑天到郊外旅行,暑气迫人,途中若缺水,身体稍弱则容易感暑受热。倘能备带一些黄皮,尤以苦味黄皮更好,口渴或感到头脑闷热不适时,即嚼几个黄皮,不但生津、止渴,且有预防中暑的好处。素来痰多、不时有气不顺者,或是患有“痰喘”疾者,晚上临睡前,连皮带核嚼食几个黄皮鲜果,是夜可能痰气顺而安眠,用此法以处理痰疾患者,收辅助治疗之效;倘不是黄皮季节,可到中药店买黄皮核,选其大粒完整者,用瓷碟载着,放在饭上面蒸软,然后用来嚼食,亦有消痰顺气之效。

    手把手教你做蜜黄皮

    蜜黄皮是简单营养促进食欲的家常菜谱,如果一下买了太多的黄皮,吃不完可以将黄皮泡在蜂蜜里,做成黄皮蜜,多吃还能润肠胃哦!

    配料:鲜橙80千克,白砂糖42.5千克,食盐5—8千克,琼脂适量。

    特色:芳香浓郁,味道鲜美,有浓厚的地方风味。

    操作:

    1.选料:选用八成熟、果实坚硬、外表无虫蛀和机械伤的果实,规格以直径5厘米左右为好。

    2.去核:将橙采用清水洗净后,磨去表面油层、然后将果身划开4—6道缝,再压成扁圆形,去除汁液籽粒,约剩果重的60%—70%。

    3.盐渍:取果坯重量10%—15%的食盐,加水溶为盐液,再将果坯浸入,盐渍7天左右。

    4.烫漂:捞出果坯,沥去盐液,然后放入开水锅中,再加热至沸,随即捞出入冷水中漂洗。

    5.水漂:在清水中浸泡,然后捞出压出苦汁,再入清水中漂洗24小时捞出沥干备用。

    6.煮制:取砂糖配成浓度为70%的糖液,加热煮沸(并适量加入柠檬酸)。将果坯倒入锅中,用文火煮约1小时,糖液浓度成60%时,即可起出,连同糖液一并倒入缸中糖渍腌制5—7天。然后再将果坯与糖液一起入锅煮沸,并加入部分干砂糖,煮糖液浓度为72%—74%时,即可将果坯捞出。

    7.冲洗:果坯捞出后,沥净糖液,用沸水将果坯外表的糖液冲洗一下,待冷却后摆入烘盘进行烘干。

    8.上膜:果坯烘至稍干后,用手工逐一将果坯外形整好,再浸入琼脂溶液,使果实外表均匀地粘附上一层薄膜。

9.烘干:将涂有衣膜的果坯捞出后继续进行烘干,至果坯表面不粘手时为止。

10.包装:将制品进行密封包装即为成品。保存时要防潮

                                                    自 南方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