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回复: 0

公园夜场不能总是“黑灯瞎火”

发表于 2023-9-9 08:55: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公园夜场不能总是“黑灯瞎火”

秋高气爽,夜间游园成为很多人的消闲选择。然而,有些公园的配套设施令人不吐不快,遛弯儿摸黑只能举着手电筒,夜间如厕却半天找不到门,河湖岸边缺少必要的安全警示牌……便利性不足的背后,安全隐患也若隐若现。

公众需求愈发多元,城市公共服务的外延也在不断拓宽。顺应许多人的作息规律,延长公园夜间开放时间,确实是一大暖心举措。但放开只是开始,后续的配套安排还得跟上。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难免影响市民的夜游热情,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重视,查缺补漏,抓紧完善配套设施。

大城之治,事项庞杂。具体到精细化治理,既要有服务理念的升级,也离不开配套设施的完善。与上述情况类似,我们的城市中也不乏“跛脚”的地方。比如,一些博物馆和景区近来都开放了夜场,但场馆园区内配套的餐厅商店却都早早打了烊;比如,赶上节假日客流高峰,多条地铁线路都会延长运营时间,但接驳“最后一公里”的运力却被忽视了。如是种种,均属细节,但实实在在地成了“美中不足”,拉低了市民的获得感。

我们常讲城市治理要拿出“绣花精神”,所谓“绣花”,就是要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一项便民服务举措推出后,体验感到底如何,是否具备针对性改进空间,这就要求治理者能够俯下身来,设身处地感受一番。毕竟,鞋子合不合脚,只有亲自试试才知道。与此同时,也需要持续畅通投诉反馈渠道,让更多发现问题的眼睛来推动举措完善。比如,曾有外卖小哥的一通投诉电话,让小区154个单元换了更清晰的号牌,就是个很好的案例。

服务理念向前一步,配套措施紧随其后,密切配合中,我们的城市便会更加和谐宜居,广大市民也能充分感受到治理的暖意。(孙延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