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编译 希区客 科普中国
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这一健康金句想必大家都听过,但它背后有科学依据吗?
苹果的维生素 A 含量并不高,也不如胡萝卜那样对视力有益,更不是维生素 C 的重要来源,不像橙子那样能助人体抵抗感冒。
然而,苹果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少量存在于食物中的天然物质,算不上一种营养素(例如维生素),但对人体有生物效应,可促进健康。鉴于此,苹果被认为是一种“功能性”食品。
怎样定义功能性食品
西方流行所谓“超级食品”(Super food)的说法。资本喜欢给羽衣甘蓝、菠菜、蓝莓等食品贴上“超级”标签,旨在吸引大众关注、增加销量。
根据定义,超级食品通常是指富含营养成分、具备出众营养价值的食品。例如,鲑鱼和金枪鱼被认为是超级食品,因为它们含有的 Omega-3 脂肪酸对心脏健康有益。
广告声称,食用超级食品可改善某些方面的健康。但问题是,大多数这些说法并不基于科学研究——这也是超级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本质不同。
功能性食品含有的诸多生物活性物质,每一种都在体内发挥独特功能。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是天然存在于食品中的,也可于加工时添加。
随着研究扩展,科学家发现越来越多食品里的生物活性成分。这些物质本身不算什么新发现,但科学研究证实了它们对健康的益处。
类胡萝卜素是最典型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它们是一组 850 种不同的色素,赋予果蔬以黄、橙、红等颜色。类胡萝卜素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抗氧化剂,通过帮助防止细胞受损来促进健康。各种不同的类胡萝卜素可能以不同方式发挥作用。
β-胡萝卜素是最著名的类胡萝卜素,因为它在胡萝卜中的含量非常高。当人体摄入 β-胡萝卜素,它会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 A——对维持视力至关重要。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也提供关键的视力保护,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群体。顾名思义,它们会让果蔬呈现黄色,玉米、辣椒等食物富含这些黄色类胡萝卜素。
研究表明,食物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其他类别的生物活性物质,可能有助于预防某些癌症,改善心脏健康。值得注意的是,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果蔬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风险,但补充剂中类胡萝卜素提供的益处较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