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谨防游客权益被区别对待
近日,湖北襄阳一景区被指“区别对待本国和外国游客”,引发广泛关注。网传视频中,有旅游博主描述,该景区为等待外国游客临时推迟演出开幕时间,甚至要求其他游客“给外国游客让座,不能站在他们前面观看”。
景点面向公众开放,理应向所有购票入场的游客提供平等的服务,无论游客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应享有平等的权益和尊重。区别对待不同国籍的游客,人为制造差异,显然违背了公平的原则,更会抹黑景区形象。
有报道称,网友反映的情况涉及到当天当地的外事接待活动。推迟开演、特设座位,想要给远道而来的外国游客留下个好印象,相关单位的这份小心思并不难猜。但为了照顾特殊访客的利益而损害广大游客的观看体验,显然并不可取。事实上,当面对“特殊接待”和“普通游客”权益冲突时,许多景区都会陷入两难的处境。然而从长远来看,旅游行业发展得好不好,游客的口碑至关重要。若因“摆场面”而牺牲了普通游客的正当权益,自然会遭遇反噬。
从现实情况来看,接待有一定规格不假,考虑到外宾的特殊性,部分场合会提前做一些准备、提供必要的帮助,避免出现理解障碍或是突发情况。但“照顾”不该成为“特权”,提前说明也好,额外加场也罢,或是接待部门出面购买特殊座区门票,至少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游览秩序。但事到临头却要求普通游客“让一让”“忍一忍”,甚至布设安保强制设卡,打乱其他游客的既有安排,显然是最为糟糕的选择。维护公平的底线,便是不能让其他游客的正当权益受损。
更令诸多网友不满的是景区的处理态度:拖延开场等人、拉起警戒线“赶人”,事前没有解释安抚、事后反而“隐藏账号”,无疑放大了舆情。尽管景区在一天后发布致歉信,并制定了“免费重游”的补偿方案。但正如不少网友所说:“名声已经糟了,经历过当晚的人谁还愿意再来呢?”
近年来,区别对待的例子着实不少,从“地铁安全员强迫给外国人让座”到“宝马MINI冰淇淋只给外国人”,再到如今“游客不能站在外宾前面”,每每出现总会激起强烈的谴责声音。我国是礼仪之邦,“远道而来是客”的气度胸襟值得传承,但只有遵守既定的规则,保持平等的姿态,方可赢得各方的尊重。
待之有礼,更需有度。相关单位不能止于“纸面”反思,更应在制度层面保护游客权益、完善接待标准,谨防损害游客权益的闹剧再度上演。(默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