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3|回复: 1

脚印下的文化

发表于 2023-9-14 19:17: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文化苦旅》有感

路途漫漫,脚印串串,文化为伴。

荒野大漠间,一人披上一件深褐色的薄棉袄,向西行去,去寻找千年前的印记。

从天府之国到茫茫大漠再到人间天堂,从风情山西到伞下侗寨再到国境之外……余秋雨的脚步从未停歇。十五年间,他深入无数历史遗迹,一个人一双脚踏遍了中华大地,也带给我一种对文化的全新认识。

就拿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宁古塔来说,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啊!在漫长的数百年间,不知有多少“犯人”的判决书上写着:“流放宁古塔!”于是,昔日朝廷的官员、儒雅的诗人,一夜之间戴上锁链,拖家带口一路向东。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猛兽吃掉,或是被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着到达宁古塔的人并不多。

尤其对于身娇体弱的文人墨客们来说,流放途中的困难更甚。于是慢慢地,他们开始结伴而行,一起吟诗,还成立诗社,教当地人识字。或许如今东北人热情好客的性格便是数百年前宁古塔下一群又一群外来人精神的蔓延。流放固然是一场噩梦,但那苦难之中仍然保持的高洁品质、那些用生死吟唱的句句诗篇,成为他们心中不灭的熊熊烈火,照亮着前进的道路。一批又一批的流放者,跟随着灵魂深处的团团火焰,在生死线上垂死挣扎,于天地间播撒文化的火种。生命不息,文化不止。这是中华民族不息的文化血脉,是中华儿女不屈的文化气节。

文化并不是纸张间的墨迹,也并非打开书本深嗅一鼻的墨香;它可以是一处遗址、一幢建筑、一座村落、一片土地。它们并不是供人游览的景点,更不只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孤岛;它或许会改变一方的水土,影响几代人的生活,改写一个流域的历史……

现在,当我再次提起“文化”这个词时,总觉得心头沉甸甸的,同时也生出了几分敬畏、几多景仰。对这本书,对无数先辈们,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的文明,更对余老先生。

看完《文化苦旅》后,我合上书,心头却依旧汹涌,如余音绕梁一般。再次打开书,在书的结尾处写下了一句“谢谢您,余先生。”是的,我要感谢余先生,他带领我邂逅了一场集地理、历史、人文于一身的文化盛宴,更要感谢他,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力量,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和璀璨文明。

行者永不止步,文化永不停息。□任紫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4 19:32:57 | 查看全部
路途漫漫,脚印串串,文化为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