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两天,在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伙镇的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实验室内,技能型工人许飞反复在反应装置前进行实验,桌面的纸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实验数据。“经过不断实验,我们已将高端芯片制备中最关键的高纯度湿电子化学品的纯度从99.9%提高到99.99%。”许飞说,虽然看起来纯度仅提高了万分之一,但这却是技术的突破,如果没有工匠精神、不能坚守一片匠心,这事干不成。
许飞是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的技术质量总监,正高级工程师,今年被扬州市总工会等部门授予“扬州大工匠”。他的奋斗故事是江都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心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术型人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江都区技能人才的总量超16.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63万人。
前不久,位于江都区大桥镇的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船舶焊接高级技师马上录接连收到两个好消息:一是马上录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二是马上录入选第二批中央企业大国工匠培养支持计划。正是得益于产改的加持,江都区有4人获得国家级人才表彰,87人获得省级、市级人才表彰,越来越多像马上录一样的高技能人才在竞相涌现。
为促进产改向纵深发展,推动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江都区出台了《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智汇龙川”工程聚力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的若干激励措施》《江都人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累计向技能人才发放奖励补贴4894万元,形成区镇联动、部门合力育才的政策体系,推动全区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江都区有关部门还结合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攻关等生产实际,全面推进科技镇长团与劳模创新工作室联姻共建,在关键、重点、技能岗位实施“师徒结对”企业新型学徒制,通过“一对一”“一带多”的方式,快速提高技能工人整体技艺。
“顾春勇劳模带徒要求严格,全身心付出,我们学到不少东西。”已是高级技师的江苏华伦化工职工吴德军提到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劳模、“江苏制造工匠”顾春勇时充满感激。2016年,顾春勇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工作室为载体热心带徒,倾心育才。他利用业余时间主持编制了《仪表知识培训讲义》等企业内部技能培训资料,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成长为技术骨干,现公司已有200多名高层次技能人才。目前,江都区45家劳模工匠(大师)创新工作室共培养技能人才510多人,建立创新项目135个。
除了师带徒模式外,江都区还持续推进产业工匠培育工程,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设技能人才订单班和储备班、开展工匠进课堂等活动,培育了一批技术过硬、素质过硬的精英工匠,促进了优秀技能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科技镇长团与劳模创新工作室“联姻”后,一大批高校专家教授成了企业员工的“编外导师”,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技术先进、示范效应强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推动劳模工匠所属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核心技术攻关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目前,江都区共评选“龙川工匠”257人,培养高级技师290人、技师4400人、高级工4.15万人;拥有有效专利16541件,发明专利1494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12件。全区有6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5家企业进入扬州创新型企业50强,1人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人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33家企业承担省、市级项目,拥有21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各项指标均位于扬州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