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活泼好动,意外伤害总是不可避免。为了让家长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今天我们将分享12种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办法。
1. 擦伤、切割伤 遇到擦伤或切割伤时,若有出血,请用干净的纱布轻压出血处,持续5~10分钟止血。一旦血液停止流动,接下来可以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用温水冲洗,确保将伤口上的污垢彻底清除。完成冲洗后,建议使用抗生素软膏来保持伤口湿润,并可用纱布覆盖以保护伤口。 
2. 脚踝扭伤 遇到脚踝扭伤时,家长应先保持冷静,然后立即采取RICE原则:休息(R)、冰敷(I)、压迫(C)、抬高(E)。具体做法是:让孩子停止活动,休息;用冰袋冷敷脚踝,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用弹性绷带适当压迫扭伤部位,减轻肿胀;将受伤的脚踝抬高,高于心脏水平。
3. 动物咬伤 家长要迅速让孩子远离动物,避免受到进一步攻击。之后可以用清水冲洗伤口至少5分钟,将残留在伤口的细菌和病毒尽量冲走。同时,用肥皂水或抗菌皂仔细清洗伤口,消除细菌。最后,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以防感染。急救处理完毕,带孩子就医,接受疫苗的注射。
4. 烧伤、烫伤 家长可将孩子受伤部位放在凉水下冲洗10~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然后,轻轻擦干伤口,避免破损皮肤。如有衣物粘附在伤口上,请勿强行剥离,可用剪刀沿伤口周围剪开。最后,涂抹烧伤药膏,并用无菌纱布包扎。
5. 流鼻血 家长应先引导孩子坐下,头部微微向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喉咙。接着,让孩子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5~10分钟,同时用嘴呼吸。若血液仍在流,可再捏5~10分钟,大概率可止血。如果孩子出血量较大,并伴有脸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加快等,则应该及时送医治疗。
6. 中暑 建议家长用凉水、冰块或者酒精湿毛巾等方式擦拭宝宝的身体,或者给宝宝用温度比自身体温低3~5℃的温水洗澡。家长还可以在宝宝的腋下或腹股沟放置冰袋。同时,让孩子喝一些清凉的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以尽量降低宝宝的体温,将其控制在38℃以下。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即就医,以防病情恶化。
7. 昆虫进入耳道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停止抓耳朵,以免昆虫进一步钻入耳道。接着,可在耳道周围滴入少量橄榄油或婴儿油,让昆虫自然爬出。如果孩子感到疼痛不适,可用手电筒照射耳道,昆虫通常会朝着光源方向爬出。若以上方法无效,切勿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自行掏取,及时就医求助。
8. 高热惊厥 家长应先让孩子平躺,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接着,用湿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脖子、腋窝等散热部位,帮助孩子降低体温。若孩子牙关紧闭,可用毛巾包裹压舌板放入口中,防止孩子咬伤舌头。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9. 眼内有异物 让孩子避免揉眼睛,以免异物对眼睛造成进一步伤害。接着,让孩子眼睛向下看,用清水冲洗眼睛,尽量让异物随泪水流出。若异物仍然在眼中,可用湿润的棉签轻轻擦拭,尝试将异物取出。若异物较大或嵌入眼睛较深,切勿自行处理,及时就医。
10. 鼻内有异物 让孩子停止挖鼻子,以免异物进一步深入鼻腔。接着,让孩子轻轻用嘴吸气,再用鼻子呼气,尝试将异物呼出。若异物较大或难以取出,切勿自行处理,及时就医。
11. 呼吸道、气管内有异物 当幼儿能够表达不适、啼哭或咳嗽,并能积极配合家长的指导时,鼓励他们用力咳嗽尝试排出异物。若幼儿被异物卡住喉咙,切勿使用喝醋、吞咽或拍打背部等传统急救方法,而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操作。
12. 误用药物 若发现孩子误服药物,保持冷静,立即取出剩余药物,并检查药物名称、剂量、服用时间。根据药物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若为非处方药,可给孩子喝大量清水,以稀释药物浓度;若为处方药,需根据药物种类寻求专业建议。如孩子出现严重不适,立即就医。
总之,家长们学会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时刻,家长可以迅速采取行动,为孩子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陆丽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