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新疆“海鲜” 热卖苏浙沪的启示

发表于 2023-9-18 14:51: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新疆“海鲜” 热卖苏浙沪的启示

在大部分没有去过新疆的人的想象中,那里草原辽阔、大漠苍茫,有吃不尽的水果和香气诱人的烤串。近日,一条#新疆大螃蟹发货了#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榜,阿勒泰产的螃蟹将销往苏浙沪,刷新了人们对新疆的认知。不少网友惊诧:新疆竟然还产“海鲜”?据当地媒体报道,新疆拥有1145万亩水域面积,位居全国第四。从过去的“吃鱼难”到如今渔业产值42亿元,新疆水产在70年间走出了一条逆袭之路(9月14日澎湃新闻)。

离海最远的新疆,不仅把“海鲜”卖到苏浙沪,而且水产品已名扬世界,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水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再一次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所有地方的山水都是宝贵的资源,关键看如何开拓思路。

以螃蟹为例,新疆的湖泊水温低、水质好,养出来的螃蟹肉质优良,跟江苏产的相比,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提前上市10天左右,具有价格优势。近几年,新疆的螃蟹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市场,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和苏浙地区,卖得特别好。

新疆把“海鲜”卖到苏浙沪,离不开苏浙沪与新疆的互动。比如,浙江各地通过“十城百店”“线上年货节”等途径,将新疆的产品送到本地居民面前,同时把一批批浙产商品送到新疆。也就是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将生态环境的社会收益内化,也要拓展更多的盈利模式。要是路桥不通、市场不灵、合作不畅,即便山再青、水再绿,也不可能变成“金山银山”。

既保护好眼前的山水,又要盯紧远方的市场,找出本地绿水青山与远方高楼大厦之间的关系,通过科技赋能、共同合作,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像湖南永州新塘村土壤环境好,当地农民就把无污染的土壤环境“委托”到蔬菜上,将蔬菜和“环境”一起卖到了粤港澳;湖南吉首隘口村将当地特殊的气候、土质“委托”到茶叶上,将茶叶和“气候”销到了全国;一些地方通过综合治理,让废旧矿山“披绿生金”展新颜,成为网红打卡地;一些地方土特产在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商的渠道作用,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提升了效益。(丁慎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