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无人机偷拍是流量“迷航”

发表于 2023-9-18 15:00: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无人机偷拍是流量“迷航”

偷拍,可能是在地铁公交上伸出的黑手,也可能是在空中俯视的“第三只眼”。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湖北咸宁市一网红使用无人机直播跟踪女性并恶意造谣,被当地警方依法行拘。

涉事男子直播跟踪女子,将其日常行程、家庭住址暴露无遗,有可能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便利;直播过程中用侮辱性词语攻击被跟踪女性,更是对他人的极其不尊重,流露内心的丑陋。网红用无人机跟踪直播,无非是为了博取关注、收割流量;肆无忌惮地侵犯他人隐私权、肖像权,会给受害者留下难以抚平的心灵创伤。

近些年,偷拍案件有增无减,偷拍工具也在更新换代;用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行低级龌龊之事的,并非个例。令人愤怒又无奈的是,除了无人机,手机、家用智能设备等,也可以成为偷拍工具。据本报报道,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改装手机,竟在扬声器、耳机插孔的位置暗藏摄像头,令人防不胜防。

不法分子偷拍而来的这些照片和视频,不只是满足个人的恶趣味,还有更加恶劣的商业目的;缺德违法的勾当,已经滋生一条完整的非法利益链条。此次涉案男子的直播间中,就开设了送礼物的功能。他人依法受到保护的隐私,竟然成了偷拍者赚钱的工具。

无人机偷拍,显然是内心“迷航”,把戴着面具的偷拍者拉到阳光下暴晒,固然可以震慑部分蠢蠢欲动者;要打击不惜花大价钱更新作案工具的偷拍者,更要打断利益输送链。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是否存在长期为偷拍提供便利的卖家?按照规定,无人机拥有者应向相关部门登记信息,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应当广播式自动发送识别信息,当地相关部门此前有无注意到飘浮在城市上空的无人机,是否尽到监管责任?无人机违规乱飞,不能无人管;无人机跟踪偷拍,更不能飞在监管的视线之外。(李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