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回复: 0

把“不毛地”变成“新沃土”

发表于 2023-9-18 15:26: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把“不毛地”变成“新沃土”

沙漠边缘、盐碱地里养海鲜,养出的海鲜不仅供应周边地区,还远销江浙沪这样的海鲜大户,甚至出口海外,这真是个新鲜事。目前,麦盖提县的澳洲龙虾、察布查尔县的罗氏沼虾、巴楚县的斑节对虾、尼勒克县的三文鱼等海鲜产品已经批量供应市场,新疆有海鲜不再是神话,而是正在演绎的财富传奇。有网友开玩笑说,一觉醒来江浙沪成了偏远地区,新疆的海鲜应该叫“新鲜”吧。

按理说,海鲜和沙漠、盐碱地半点儿都不搭边。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吃海鲜都少,更何况产海鲜?但新疆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又有着丰富多样的天然水域,特别是近年来对盐碱地的“升级改造”,让昔日的不毛之地一跃成为聚宝盆。专家们通过对盐碱地的盐分进行测定,在盐碱水里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益生菌,调制成“人工海水”,让远洋的海鲜在家门口扎下根、安了家,个个长得身强体壮。

盐碱地里产海鲜,不毛之地变成致富宝地,新疆海鲜用实力证明了一切,也印证了那句话,世界上从来不缺少机会,只是缺少发现机会的人。面对如何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如何端牢中国饭碗这样的重大课题,等靠要肯定不行,必须既要管好存量,又要发掘增量,把盐碱地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唤醒“沉睡”的耕地后备资源。

盐碱地不适合种庄稼,但并非一无是处。盐碱地有大量的盐分,这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发展海产品养殖就需要有合适盐度的水域。通过对盐碱地的科学改造,生产出各种海鲜,充分说明了盐碱地改造发展的巨大前景。如果能把更多抛荒的盐碱地科学利用起来,就可以在改造生态环境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以前有人进沙退,现在有改碱养鱼。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在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时,面对受限的客观条件时,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危机中寻生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如此才能把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从更高层面讲,在新疆盐碱地里养海鲜不仅仅是一个新闻,也不单单是提振当地经济、增加百姓收入那么简单,它更为盐碱地的改造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技术,为其他地区从盐碱地里“淘金”提供了借鉴模式。

其实不只是新疆,山东、宁夏、甘肃等地都有不同面积的盐碱地,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些宝贵的“后备”资源,使其产生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我们结合当地实际不断进行研究和试验,找到最佳利用模式。我们相信,只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螺蛳壳里也能做道场,“不毛地”也会变成“新沃土”。(王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