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7|回复: 0

坐冷板凳 做真科研 出真成果

发表于 2023-9-18 19:10: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青年学子讲述】
坐冷板凳 做真科研 出真成果
讲述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 王春阳
  在导师韩端锋教授带领下,我所在的科研团队自2011年起开展极地工程装备研究。2015年,学校成立了极地大科学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十几年科研攻关,学校已成为我国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最主要的单位之一。
  2017年,“冰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对我国极地领域的科学研究提出更高要求。然而,我国极地科研起步较晚,关键装备研发能力不足,诸多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选择极地装备技术方向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于是,我坚定地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力争通过多尺度力学方法解决极地环境载荷预报的技术难题。
  2018年2月,为了获得冰区载荷的第一手实验数据,我与团队顶着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在俄罗斯诺维克湾进行冰力学性质的现场实验。极寒天气下,我们冻得上牙磕下牙,手也不听使唤。但我们努力克服困难,在极寒环境下连续工作十几天,为后续冰载荷数值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
  博士研究的前几年,我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每逢气馁时,我就会想起导师对我的教导。一项科研成果从无到有需要漫长的过程,“哈军工”人都能坐得住冷板凳、吃得了苦。通过不懈努力,我终于建立了一套极地环境载荷多尺度预报方法,推动极地冰载荷数值研究取得重要进步,为我国极区船舶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因此,我参加了“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科研任务,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传承和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我们新一代会挺膺担当,奋力拼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张胜、王斯敏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季雅宁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8日 07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