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7|回复: 8

新闻标题怎么改?看看这些修改案例分析

发表于 2023-9-22 09:10: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闻与写作
作者新华夜归人

在传播形式日新月异、媒体融合日益推进的当下,如何把标题做得准确、鲜活、有力,使其高效地传达信息、有效地吸引受众,是每个新闻人一直追求和努力实现的目标。今天分享部分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8月以来稿标题的修改案例,并附上分析思路。

《新华日报》
来稿标题:
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助推广袤田野孕育新希望
见报标题:
640.jpg
原稿标题较为抽象。改后标题肩题很实,主题使用农业元素,将“犁”“耕”“田”巧妙联系,既突出“农”的特色,也突出“新”的增色,肩主搭配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来稿标题:
纵横课堂内外 贯穿学思践悟(肩)
淮安区:培根铸魂 崛起青少年思政教育高地(主)
见报标题:
641.jpg
原标题是非常常见的组织形式,将意义和成果直接体现,但可读性一般,读者读过并不会留下很深印象。编辑修改过的标题将课堂的实例放在肩题,营造了教学场景,提供了教学案例,相比之下更有信息量、更鲜活。主题将该区学校思政课的创新特点以“活”字概括,相较原题也更直观。


来稿标题:
发力“最后一公里”(肩)
灌云绘出乡村振兴平安底色(主)
见报标题:
642.jpg
见报标题将实打实的数据做进肩题,也表明该稿的主要内容有关技防,相比原题更加具体。主题则拎出了日常巡逻的一个使用场景,比较接地气,也点出了该村技防工作的亮点。


来稿标题:
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肩)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主)
见报标题:
644.jpg
改后标题在主题中巧用“成”“势”两字组词“成势”“势成”,二者搭配增强了气势,语感方面也连贯上口,在呈现成就的同时避免了文字上的贫乏与平淡。肩题在原标题的基础上说明了稿件聚焦的领域内容,增加了信息量。

来稿标题:
网友跨省“遥望”,展现生态环境治理“系统之变”(肩)
看得更“远”,城市地标尽收眼底(主)
见报标题:
643.jpg
改后标题虚实结合,肩题的描述让人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果可感可知,很接地气;主题紧接肩题话头,总结现象背后的意义,将文意落在“生态治理之变”上,进一步升华了稿件的主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2 09:16:40 | 查看全部
来稿标题:
1.缤纷夏夜奏响文明实践“小夜曲”
2.文明“续航”不断档,服务群众“不打烊”
见报标题:
645jpg.png
原稿标题看得出是用心制作,作者使用了一些技法。编辑考虑版面排布和此系列稿件“短、实、新”的特点,将有特色、吸引人的新闻点拎出,并统一标题形式,使其取得更好的版面和传播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2 09:17:36 | 查看全部
来稿标题:
“海陆空”机器人亮相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肩)
高校挑战赛开出更多产业之花(主)
见报标题:
646.jpg
来稿是一则特写,原标题显然过于复杂冗长。编辑切中“无人”一点,将新技术之所能精准呈现。简洁的文字也让特写标题活起来、动起来,使人产生阅读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2 09:18:27 | 查看全部
来稿标题:
传统节日激活市场繁荣消费热潮——(肩)
“七”待是你,“夕”望是你(主)
见报标题:
647.jpg
改后标题的主题更加明确,概括出了节日消费的特点,3个“新”的总结也体现出修改环节的巧思。肩题对文章内容的描述让标题易读易懂,与主题形成很好搭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2 09:20:06 | 查看全部
来稿标题:
文化浪漫,搭起“爱与暖”的立体鹊桥
见报标题:
648.jpg
见报标题引入七夕节的“乞巧”习俗,增添了节日的文化气息,呈现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更富文化内涵。

来稿标题:
从基层立法联系点出发,抵达更真更准民意
见报标题:
649jpg.png
改后标题虚实结合,肩题点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用职能,主题总结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义作用。二者搭配,文章意义得以升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2 09:23:22 | 查看全部
来稿标题:
江苏“最美退役军人”名单公布(肩)
戎装虽退军魂在,新“战位”上立新功(主)
见报标题:
650jpg.png
见报标题朗朗上口,巧用部队术语,体现了“最美退役军人”军中生活和退役生活的延续联结,并展现了退役军人的精神风貌。

来稿标题:
南京:开放型经济迈出坚实步伐
见报标题:
651jpg.png
修改后的标题更加具体,点到了实质,以实际行动取代抽象描述,更好地概括了文章内容。

来稿标题:
更要把钱花在文化“地基”上
见报标题:
652jpg.png
见报标题较原题引入了“文化地标”概念,点明文化品牌建设中“地标”与“地基”的关系,拔高文章立意,使评论更有力量、观点更加明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2 09:24:53 | 查看全部
他山之石

8月21日:
《浙江日报》2版:
非洲、中东、拉美多国已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合作机制(肩)
为何越来越多国家想要“抱金砖”(主)
主题里活用“抱金砖”,简明扼要刻画了多国加入金砖合作机制的迫切,可谓干净洗练,后面文章又用了“为了共同发展”“为了公平正义”“为了美好未来”三个小标题来呼应,浑然一体,为文章增色不少。


8月25日:
《解放日报》3版:
TX淮海扬长避短聚焦年轻力,“策展型零售”重新定义商业空间(肩)
不符“人气法则”的路段“翻红”了(主)
一个商业路段,“不符‘人气法则’”和“翻红”之间本无法画上等号,编辑正是利用了大部分人的惯性思维,巧妙地在标题中制造“矛盾”,瞬间在读者心中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从而引导读者进行深度阅读。


《浙江日报》3版:
我省召开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为个体工商户撑腰(肩)
不仅“活下来”,还要“活得好”(主)
不仅“活下来”,还要“活得好”,眼下,这句“大白话”正是广大经营主体的心声,用作新闻标题,更是生动明了地传递了政企一心共克时艰谋发展的信心和斗志,点明了浙江省这次大会的目的和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报道的新闻源是浙江省首次召开的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对于这样较为高规格的会议报道,党报编辑做标题时往往追求四平八稳,不敢过于“生动”,这一标题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8月29日:
《解放日报》1版:
新赛道为何涌向梧桐树下老房子(主)
——上海市中心历史文化风貌区调查之二(副);

《解放日报》6版:
普陀区检察院蒲公英未检团队不断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路径(肩)
家会伤人?他们盯紧“问题家长”(主)

《解放日报》7版:
俄确认普里戈任坠机身亡,普京要求相关人员宣誓效忠(肩)
瓦格纳“群龙无首”,未来路在何方?(主)
这3个标题的共同特点,是以疑问的句式制造悬念,将新闻信息暗含其中,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好奇心。

《光明日报》1版:
那一记棒喝,“敲”醒了锣鼓巷
这则标题动感十足,“敲”与“锣鼓巷”搭配,言简意赅切中报道主旨,且充满形象的画面感。

8月30日:
《人民日报》3版:
昆明到万象,山不再高、路不再长
文章讲的是中老铁路。如果按照常规思路,标题很可能要突出中老铁路“连心路”、“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这些内容,但也容易落入俗套。《人民日报》用“昆明和万象”这两个更小的地域概念巧妙避开中国和老挝这两个过大的地域概念,标题后半部分使用了可感的具象化表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2 09:59:44 | 查看全部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2 10:48:39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