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不接待儿童”不意味着“厌童”

发表于 2023-9-25 09:40: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不接待儿童”不意味着“厌童”

苑广阔

新闻——据9月19日中新社报道,近期,一些城市出现一些公开表示“不接待儿童”的店铺,引发热议。记者探访发现,商家多是出于保障安全、维护环境等原因做出上述提示,如果有成人陪同并看护好孩子,一些店铺也欢迎儿童进店。有店员坦言,以前有孩子在店里追跑打闹摔伤,“赔了好几回钱”。对于商家表示“本店不适合儿童”,你怎么看?

媒体探访发现,很多店铺贴出的告示其实并没有完全拒绝儿童入内,而是以“本店不适合儿童”“儿童慎入”等字样来提示。当然,也有一些店铺把拒绝某个年龄以下的孩子入内作为硬性规定。

其中,相当一部分店铺是出于保障儿童安全的考虑,因为店内空间有限,一些陈列的商品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还有一些店铺是为了照顾更多顾客的消费体验,如安静、有序等。

其实,不同商家的定位不同,对消费者的要求便可能有所不同。除了儿童,有的商家提出,进入本店的顾客应衣着整洁、不穿拖鞋等;有的商家拒绝醉汉等人进入,为的也是保障更多消费者的舒适感受;还有的商家因服务性质和内容等,对顾客性别做出排他性要求,比如一些女性美容美体场所便不适宜男性入内。

所以,部分商家“谢绝儿童”并不是“厌童”和歧视,而是从安全、服务内容、更多顾客的体验等多重角度出发提出的建议。有法律学者认为,餐厅“不接待12岁以下的儿童”是出于对目标消费者的考虑,并不是毫无理由地拒绝。餐厅是公共场合但不是公共设施,它根据自我定位也有选择客户的权利,所以并不违法。

其实,抛开商家“不接待儿童”到底是否合适,更应反思的是为何会有这样的提示和告知,并且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一是时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定位更加明晰,服务人群更加精准,服务更加细分,消费者若想享受其服务,先应尊重其规则;二是有些儿童在公共场所的表现确实让人“头疼”,随意吵闹、跑跳、干扰其他人,有的家长还管教无方,所以,“不接待儿童”的提醒其实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即家长如何引导、教育孩子去了解和适应现代社会的文明规则。相信对讲文明、有礼貌、守规矩的孩子,商家是不会拒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