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回复: 0

滑板上突破自我 碗池里沐浴阳光

发表于 2023-9-26 11:48: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亚运赛场
  光明日报记者 黄小异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刘习
  跳跃、翻板、横向旋转……9月25日,杭州亚运会滑板项目女子碗池决赛在杭州钱塘轮滑中心举行。日本选手草木比奈野夺得冠军,中国选手李玉娟、毛嘉思分别获得亚军、季军。运动员惊险飘逸的动作引得观众席上掌声频频。
在滑板男子碗池决赛中,中国队选手陈烨夺冠。新华社发
  入场通道刚打开没几分钟,杭州市民朱李叶便到观赛区就座,“为了看比赛,我6点就出门了。我平时也在学习滑板,很期待看到选手们今天的表现”。
  学滑板一年多,朱李叶对这项运动有了新的认识:“一开始觉得滑滑板又酷又帅,被那些漂亮的动作和技巧吸引。真正了解这项运动之后才发现,滑板运动更需要的是勇气、耐心和毅力。”
  重复上百次的练习,只为做好一个动作。工作之余走出去和同伴一起训练,朱李叶觉得滑板让自己有了更健康的体魄和更坚强的心灵。“每次练习新动作前都会在心里默数3个数,之后便义无反顾地向前滑行,这也成为我面对生活和工作的状态:勇往直前,尽情享受。”她说。
  从朱李叶的话中,我们可以体悟到场上运动员们的精神面貌。参加滑板项目女子碗池决赛的运动员年龄都不超过20岁,但面对大赛,她们有着远超于同龄人的沉着和冷静。
  挑战,是她们的共同选择。中国选手李玉娟14岁时从武术跨界到滑板项目,比赛中,她第一个尝试单手倒立,并第一个在深碗区域完成转体动作;中国选手毛嘉思第一轮滑行失误提前结束比赛,最后一轮顶住心理压力,实现逆风翻盘;菲律宾选手马塞尔·帕丽斯·阿莱加多在碗池训练时,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每次成绩都有所提高。
  因为知道每个动作都来之不易,选手们彼此称赞,互相欣赏和激励。在李玉娟高质量完成第三轮滑行时,日本选手草木比奈野在场边用滑板敲击地面以示喝彩,并第一时间滑行过来以拥抱来表达祝贺。草木比奈野第三轮比赛结束后,精彩的动作赢得了印度尼西亚教练的欢呼助威。韩国选手赵贤珠最后一轮发挥失误无缘前三,其他运动员则围成一圈安慰她。
  碗池中,青年人齐聚,大家享受比赛,也享受沉浸于比赛中的自己。从成绩来看,菲律宾选手马塞尔·帕丽斯·阿莱加多今天的表现并不突出,她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享受比赛的过程,来到杭州参加比赛、交到朋友,本身就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我为自己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
  接受采访时,马塞尔·帕丽斯·阿莱加多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在她身上,丝毫看不出大赛带来的压力和紧张。就连两次失误后再次尝试,她都是笑着进入碗池的。对于她来说,滑板和竞技体育都很纯粹:完全享受过程,不断突破自我。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滑板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在东京奥运会中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如今,滑板成为最受欢迎的街头潮流运动之一,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了解并参与其中。
  6岁半的小观众皮思瑶学滑板已经一年多了。“第一次上课,我就爱上了这项运动。每次上课都会很期待,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学习,也可以不断挑战新的动作。”皮思瑶开心地分享,“虽然平时会受伤,但这些困难都是小事,我喜欢越过障碍物时飘逸的感觉。”
  “滑板运动的刺激感和困难度会激发青年人的挑战欲,在街头,大家一起练习、互相切磋。技巧比拼之外,更多的是彼此的交流碰撞。滑滑板也让人更阳光向上,这种状态会影响到身边其他人。”李玉娟说,“期待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了解滑板这项运动,不断探索更好的自己。”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26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