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9|回复: 0

“这也是一个寻常的建设日”

发表于 2023-10-2 13:40: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三航局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项目施工现场见闻

 ■劳动报记者 梁嘉蕾 文/摄

  假期里的上海细雨连绵,在中交三航局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项目施工现场,随着高杆灯成功安装,垂直度顺利验收,工程的进度表又前进了一小格。

  这项国内首个系统化旧码头改造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个中秋国庆假期对项目上的职工们来说,好像并无特别之处,码头计划年底前完成改造,如今正是他们的冲刺阶段。

  改造老码头

  日夜兼程

  施工作业区位于长江口南支河段南岸的罗泾港区,这里曾是上海港煤炭、矿石大宗散货运输服务的主要作业区。

  项目部去年年底入驻,查阅旧资料时有了意外发现,“这里最早是1997年建成投产的煤炭码头,也是我们三航局建设的,当时的测量员现在就在公司工程部任职。”项目总工韩振飞告诉记者,“码头以前是我们老前辈做的,没想到现在我们又来升级改造了。”

  罗泾码头改造工程完工后,将形成2个7至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预计可容纳超2万个集装箱箱位,将成为继洋山深水港区之后的第二个“超大型、智慧型、生态型”集装箱港口。

  日夜兼程下,9月25日,码头区域的主体结构已经完工。

  艰难任务

  催生创新工作室

  改造旧码头,实际上要比新建码头更难。

  “改扩建必须最大限度利用旧结构和旧材料,而不是全部推倒重来。特别是打桩,老码头拆除后,如果把老的桩子全部拔掉,无论是工期还是成本都经不起折腾,只能想办法对新老结构穿插作业。”工期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曾是洋山四期项目总工、码头工作经验丰富的韩振飞面对这个项目,也一度感到头疼。

  水上沉桩作业,本就对施工精度的要求极高,现在则需要在原码头残留桩位间进行沉桩,“如果桩出现裂缝问题,原有的桩位就没有了,失败的风险非常大,每根桩的施打都必须一次成功。”打桩对测量的要求极高,项目生产经理陈翠良测量出身,老煤炭码头建设时他正在彼时的三航学校内学习测量,如今他带领的团队通过翻阅大量资料、激光雷达扫测定位、BIM建模等技术将2521个桩位一一锁定。在处理近千根最难打的桩时,陈翠良反复扫测定位,保证根根桩基精准无误“扎”进长江。

  高峰时曾有6条打桩船在码头同时作业,放眼整个长江流域段的各大水工项目,这样的规模也属实罕见,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刘梦晔评价,“这几乎是最艰难的一个时期。”

  好在,赶在六月台风季前,所有的打桩任务圆满完成,也正是如此艰难的任务,催生了由建交工匠陈翠良领衔的创新工作室。

  为安全依然

  坚守在岗位

  9月30日,中秋节后的第一天,项目经理、安全总监、生产经理、项目书记人人在岗,明明最艰难最紧张的时刻已经过去,项目部仍然毫不放松,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个寻常的建设日”。

  “一方面是公司的要求,项目不停工,班子成员必须在岗;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安全问题,安全这根红线永远悬在我们干工程的人心里,再加上各种琐碎的处理事项,对我们来说就是个平常的工作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刘梦晔说,“中秋节晚上,我们也小聚了一下,一起吃饭,还买了些鲜肉月饼。”

  刘梦晔是河南洛阳人,早就习惯了在项目上过节,爱吃五仁月饼的他评价:“鲜肉月饼还是吃不惯。”南通人韩振飞反驳:“鲜肉月饼当然好吃啦。”项目部多为上海周边地区的南方人,韩振飞现居住在上海,开车通勤40分钟。曾在洋山项目工作,一去就要待上几个月的他说,这个距离已经算得上非常近了。

  得益于同在上海,中秋节的晚上,他和家人一起吃了顿团圆饭,女儿今年九月考入了理想的高中,刚写的一篇作文得了高分,“初中写记叙文,女儿就很擅长,高中的议论文没想到她也这么顺手。”这些平凡的小事让韩振飞很高兴,工作顺利、家人健康,总是他们最简单的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