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龙健康
十月是板栗收获的季节,作为干果界的“百果之王”,不管是传统中医还是现代营养学,都肯定了板栗的营养价值。
在国人的餐桌上,以板栗为主角的菜肴不胜枚举,但其中最传统易做的当属板栗炖鸡。
秋季一定要吃一次板栗
板栗是秋季的时令果实,有较好的补肾强腰功效,老中医还专门给它起了个“肾之果”的外号,是真正的“养生高手”,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在秋冬季节进行补养。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为板栗做《服栗》一诗,诗中首句即为“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 栗子的维生素B1、B2含量丰富,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
◆ 每100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这是粮食所不能比拟的。
◆ 鲜板栗所含的维生素C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更是苹果的十多倍。
◆ 金甲的含量号称富含甲的苹果还高4倍……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板栗中富含蛋白质,能够帮助身体修复和生成组织。
其中的脂类物质多为单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油酸和亚油酸等,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
另外,板栗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排便。
香栗圆粥
材料:粳米100克,栗子(鲜)200克,桂圆肉15克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栗子剥去壳后用温水浸泡3小时,去皮备用。
3、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将粳米和栗子放入,先用旺火烧沸。
4、然后转小火熬煮45分钟。
5、桂圆肉入锅拌匀,续煮约10分钟,煮至粥稠,即可盛起食用。
注意:板栗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要少吃板栗。
板栗淀粉含量高,多食难以消化或易致胀气,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及便秘人群应注意食用量。
秋季也不要错过鸡肉
鸡肉是我国最早食用的肉类之一,一直是餐桌上的常客。
《名医别录》认为鸡肉“主下气,治狂邪,安五脏,伤中,消渴”。
《本草易读》更是给出了鸡肉治病的具体方法:“中风舌强,目睛直,烦热,净酒煮,去渣,分服。食葱、姜,微取汗。”
现代营养学则认为,鸡肉是一种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每100g去皮鸡肉蛋白质含量约为22%,脂肪含量约为2%,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是优质蛋白质来源之一。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非常有利于消化吸收。
而鸡肉中的脂类物质,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能够降低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是“三高”患者的好选择。
而且,鸡肉不仅含有多种人体营养所需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还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及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宫保鸡丁
材料:鸡腿肉、胡萝卜、黄瓜、葱、花生米、盐、料酒、淀粉、食用油、醋、白糖、酱油、干辣椒、花椒
做法:
1、鸡腿肉拍一拍,虚切花刀,切成菱形块。
2、加1勺盐、料酒、2勺水淀粉、食用油腌制20分钟。
3、碗里放2勺醋、1勺白糖、2勺酱油,调制碗汁。
4、起锅烧油,放干辣椒、花椒炒香。
5、放上腌好的鸡丁煸炒,淋上碗汁,翻炒均匀后加胡萝卜丁、黄瓜丁、葱段、花生米。
6、出锅前淋4勺水淀粉、醋调味。
板栗与鸡肉搭配,能够起到一定保护血管、养肾护脾的功效。
板栗炖鸡
食材:鸡腿、板栗、姜
调料:盐、料酒、冰糖、酱油
做法:
1. 鸡腿去骨、切块,放在凉水里泡出血水;
2. 鸡腿肉放料酒、冰糖、酱油、盐,抓匀;
3. 电压力锅内放姜片铺底,放鸡腿肉块和板栗,按下炖肉模式即可。
注意:鸡肉性温,故不适宜外感发热(风热证)或热毒未清、胃热较盛等实证、热证的人食用。
鸡汤内含大量嘌呤类物质,故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忌食用鸡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