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回复: 0

张成栋:不断“掘进”的盾构尖兵

发表于 2023-10-8 14:29: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沿着梯笼往下走26米,来到地铁隧道工作井,再沿着隧道往前走几百米,伴随着越来越响的机械轰鸣声,终于到达位于隧道深处的盾构控制室。“我们每天的工作主要就是监控这些显示屏、仪表上的数据是否正常。正常来说,一台盾构机每分钟能推进30到50毫米,如果轴线、推进、扭矩等相关数据有了偏差,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防止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张成栋是南通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盾构专业工程师,自大学毕业后,他一直从事地铁车站及盾构施工管理工作,凭借扎实、精湛的专业技术,成为南通轨道交通工程盾构专家,去年被授予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

地铁盾构是在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是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作为盾构机的掌控者,盾构工程师如盾构机一样,顶住压力的同时也担起了地铁安全施工建设的责任。“我们就是为地下空间开发服务的,是修地铁、建隧道的‘穿山甲’。”张成栋是辽宁大连人,2007年从黑龙江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后加入中铁十二局,在广深港狮子洋隧道接触到了当时在国内还很少见的大型泥水盾构机。正是那两台从法国进口的、价格上亿的盾构机,使他有机会成为国内最早的一批操作手。

“大国重器”施工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怀着这样的信念,张成栋在这个行业走到了今天。2018年,走南闯北的张成栋带着家人来到南通。在南通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他参与了公司所有盾构施工管理类和技术类办法、通知的起草和修订,负责对专项方案、盾构选型、生产监造、吊装装机、调试验收等盾构施工全过程进行技术把关。作为风险管控小组和盾构技术小组的骨干,他与部门团队共同努力,克服富水含砂地层下的盾构始发、掘进、穿越重要构建筑物及风险源、接收等关键风险施工难题,为1、2号线盾构的198次安全始发、接收和98公里顺利掘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这次能够当选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我感到很意外,特别激动,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公司的培养!”张成栋长期从事施工现场一线技术和管理工作,每天都在与各家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打交道,他发现施工企业的工人老龄化情况较严重,很多一线技术工人都在50岁以上,新入行的很少。“未来基建行业的劳动力可能会有很大缺口,希望一线工人的待遇和保障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吸引更多新生力量投入到这个行业。”他表示,自己将尽职尽责发挥好代表作用,把一线职工的声音带到会场,把大会精神带回来。

南通地铁1号线开通了,2号线的建设也进入了收尾和验收阶段,“我目前在总结这几年关于轨道交通的工作经验,希望能形成相关论文和发明”。像盾构机一样,张成栋一直在专业领域不断“掘进”,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刻苦攻读在职研究生,争取能够早日完成学业。他觉得,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发展,自己只有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更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