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碾压沙漠植被暴露内心荒漠
广袤的沙漠中,被用来治沙的绿色植被或可怜巴巴地倒在了越野车的轮胎印里,或被埋进了沙土,而离这不远处,就是宽敞平坦的柏油公路。据上游新闻报道,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内蒙古阿拉善盟的腾格里沙漠中,大片用于治沙的植物被越野车碾压。
为了阻止沙漠东扩、减少土地沙漠化,2017年中国绿化基金会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生态治理区进行了百万森林计划,开展了腾格里沙漠锁边生态林项目,在沙漠边缘人工种植了花棒、沙拐枣、梭梭和柠条等乡土灌木树种。它们在严酷的风沙中挺立,却倒在了肆意碾压的车轮之下。
那么多人那么多年的辛苦努力,却被少部分“越轨”者任性破坏,实在令人痛惜。冲进沙漠开车,无非是想真正体验一把越野的乐趣,充其量只能满足个人的一时之乐;让不少人苦心栽培的植物遭到损害,破坏的则是沙漠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珍贵的绿化成果。破坏容易修复难,据报道,被碾压的植被主要是花棒树,大部分种植时间还不到三年,被车辆碾压后,花棒树存活率大大降低,只能人工补种。也就是说,若想还原这星星点点的绿化成果,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与经济成本,还需要至少等待三年之久。
马路就在不远处,为何不规规矩矩在公路上驾驶车辆?沙漠四周有铁丝护栏保护,是禁止车辆进入的,为何还要破坏围栏、硬闯沙漠?越野车的车主不只是无知,更是无畏,只是为了取乐就忍心破坏绿化,不顾阻拦也要把文明与规则碾压在车轮下。在生态保护基地里撒野的人,或许窃喜自己逃过了一时的监管,但终究逃不过严密的追责与道德的谴责。
一个人撕开了破坏生态的口子,就会有其他人效仿;一次破坏需要用三年来修复,防沙治沙又有多少个三年可等?正如腾格里沙漠东缘生态锁边林的创始人吴向荣所说:“沙漠不可怕,沙漠化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沙漠化。”沙地里清晰可见的轮胎印暴露的是部分人内心的荒芜,驰骋沙场的不文明行为折射了越矩者道德的斑秃。(李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