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秋季眼干、眼涩、视力模糊可能是眼睛在“亮红灯”
眼下,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很多人已经感觉到“干燥”了,除了皮肤干,最近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因为干眼症前来就诊的患者也不少,看到这,又有人要嘀咕了:眼睛发干挺正常的,有必要来就医吗?专家表示:还真有必要,干眼症严重甚至会影响生活。
女子才32岁
泪河几乎消失
32岁的晓琳(化名)是浙大一院眼科李修义副主任医师近期接诊的一位干眼症患者。“她刚到门诊时,红着眼睛,不停地眨眼,表情非常痛苦。”李修义回忆,晓琳自述眼睛已经干了两三天了,而且还有刺痛感和异物感,忍不住总是用手去揉,看几分钟手机和电脑就要流泪、眼睛睁不开,完全无法正常工作。
检查发现,晓琳的睑缘充血、睑板腺堵塞、角膜上皮细胞缺损,初步判断为干眼症。经过量表评估,角结膜染色、干眼分析等进一步检查,医生发现晓琳的泪河已几乎消失、泪膜破裂时间短,干眼症已经较为严重了。目前,晓琳通过强脉冲光治疗,情况已有明显好转,后续还需继续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
“干眼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人群发病率约30%。”李修义副主任医师解释,我们的眼睛表面覆盖着一层具有保湿滋润作用的泪膜,它包含着黏蛋白层、水液层和脂质层。而干眼则是由于泪液数量、质量或泪液动力异常,使泪膜不稳定(如脂质缺乏、水液减少等)导致的。
长时间用眼、熬夜
“避坑”几类常见因素
引发干眼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全身或局部的原发性炎症、环境、生活用眼习惯等因素。
如干燥综合征、局部炎症性疾病会累及眼部等原发性炎症会引发干眼,还有雾霾天气、干燥气候,长期待在空调房,眼睛长时间对着风吹等外部环境也会导致干眼;长时间看电脑、手机等引发视频终端综合征,干眼是视频终端综合征的表现之一,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熬夜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白内障、青光眼、近视激光术后也有一定概率发生干眼。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环境和生活用眼习惯是主要因素。”李修义副主任医师介绍,我们每眨一次眼都会形成新的泪膜,在使用视频终端时,眨眼次数会降低,同时设备产生的非自然光都会对眼睛有所损伤,使泪膜稳定性受到影响,最终都会导致干眼。
像晓琳,在公司从事财会工作,每天上班时间基本都盯着电脑上的数字,回家还喜欢追剧放松身心,适逢节假日还经常熬夜,多重因素影响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干眼症。
这些症状都要警惕
对症治疗可缓解
“干眼症有一套严格的诊断标准,并不是说眼睛干涩就一定是干眼症。”李修义表示,除了眼干外,患者还会出现视觉疲劳,怕光尤其是早起时难以睁眼,眼睛有异物感、烧灼感、针刺感,视力波动或视物模糊等症状。有些患者症状严重时,甚至无法看手机、电视,一吹电扇空调,眼睛就干到睁不开,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
当患者因这些不适来就诊后,医生会通过量表评估、泪液分析等一系列检查进一步明确疾病及病情。
那么干眼症能治好吗?
浙大一院眼科主任崔红光主任医师表示,干眼症的确是一种眼科“顽疾”,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治,只要明确病因,通过对症治疗可以大大缓解不适症状。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人工泪液),热敷、睑板腺疏通等物理治疗,如果是因其他疾病继发的干眼还需要改善病因、控制原发病。近几年也出现了新的干眼治疗技术,例如通过强脉冲光进行抗炎杀菌从而改善顽固性干眼,部分重度患者的症状能够通过疗程得到良好的改善,浙大一院庆春院区和总部一期均有最新的强脉冲光治疗设备。
崔红光主任提醒,秋季环境气候本就干燥,在冷空气的刺激下,一些人群的干眼症状会加重。除了科学的治疗外,最重要的还是改善环境和用眼习惯。
可通过加湿器保湿环境湿度,不要长时间对着风吹,无论是冷热空调,都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使用电脑、手机时,建议每隔20分钟放松下双眼,多进行户外活动。少熬夜、多眨眼,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据浙大一院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