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回复: 0

山东邹城打造37处“妈妈工坊” 带娃妇女就业不再尴尬

发表于 2023-10-11 09:30: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众日报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盛超 郭常鹏

“孟姐,一块接孩子去吧?”“走走,一块去,时间正好。”在呼朋引伴声中,两三人一组、四五人一队的女工们离开车间,去接即将放学的孩子们。这一幕发生在邹城市峄山镇锦衣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的“妈妈工坊”工作区。

邹城市妇女联合会以“妈妈”群体就业需求为导向,与本地企业协调沟通,打造“妈妈工坊”,为既想照顾好孩子,又想抽时间打点零工的妇女解决就业问题。一年来,当地共打造了37处“妈妈工坊”,帮助离不开家、放不下娃的“妈妈”们找到了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点,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马昭娥是邹城市峄山镇锦衣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员工,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孩子都在上小学。公司“妈妈工坊”就开在她家门口,在这里上班,既可以到点接送孩子,又可以赚钱补贴家用。“挣钱、接娃两不误,多亏了妇联给俺提供了这么个好机会,让我们就业不再尴尬!”马昭娥高兴地说。

“我们将纯手工操作或技术门槛较低的工序从生产流程上拆分出来,整合设置为‘妈妈工坊’工作区域。工人在该区域可以选择不同时段上班,也可以选择计件上班。”公司总经理张峰介绍,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妈妈”们的就业问题解决了,还不耽误照顾孩子,企业也解决了用工问题。

在邹城市妇联和地方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来自巩庄、苗庄、看庄等村的50多名“妈妈”实现了在该公司就业。随着“妈妈工坊”高效运转,张峰又在邹城其他镇街设置了9个“妈妈工坊”加工点,实行计件工资管理,共计解决了150余名“妈妈”的就业问题,工资收入每人每月在1500元—5000元之间。

在邹城田黄镇的金鲁王子有限责任公司“妈妈工坊”,一台台缝纫机有序运转,女工们正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工作。这里的“妈妈工坊”不仅在解决“妈妈”们的工作上下功夫,还和田黄镇妇联定期开展邹鲁好家风巡讲和就业技能提升培训活动,丰富女工的精神生活,提升技能水平。

家住田黄镇上大古村的王晓霞刚来企业,是个“新人”,但干起活来却熟门熟路。她高兴地说:“不会技术也不用担心,这里手把手教会,还不收费。家里婆婆卧床,我不能坐班,就把活带回家干。”

“来这工作的‘妈妈’们,有的不仅要照顾孩子,可能还需要照顾老人、照顾病号。所以,我们跟镇妇联定期邀请专业的老师来给大家进行技能培训,也讲怎么教育孩子、怎么处理夫妻和婆媳关系。大家心情愉悦了,干劲更足了。”金鲁王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同美说。

“邹城市妇联聚焦‘妈妈’群体就业问题,以‘妈妈工坊’为载体,为妇女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就业辅导等‘全链条’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力帮助‘妈妈’群体灵活就业。”邹城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邵贞华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邹城市共举办16场妇女技能培训,帮助2600余名“妈妈”实现就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