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回复: 0

“拼音招牌”昏招,该反思什么

发表于 2023-10-11 10:48: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广州日报
陈文杰


近日,成都市纪委监委通报全市查处的6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典型案例,其中一个拼音招牌的案例引发关注。(10月9日四川日报微信公号)

据悉,2022年6月,锦江区一地临街商铺招牌被更换成拼音字母。后有商家吐槽,换成拼音招牌后,生意受到严重影响。作为拼音招牌“始作俑者”的叶某、罗某,二人在负责商铺招牌优化提升工作前,未进行充分调研论证,而在接到群众反映后,也没有积极应对调整。典型之所以为典型,也是因其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此作为,受到纪律处分,一点也不冤,当引以为戒。

平心而论,想在招牌设计上别出心裁,巧用拼音作招牌的思路,不一定有错,比如陕西的“biangbiang面”招牌,正是巧妙地告诉外地游客这一地方美食名字怎么念,点餐时不至于尴尬地抓耳挠腮,半天憋不出一个字。

但需要划重点的是,“巧用”的前提是“巧”。何为巧,恰到好处,方为巧。于招牌而言,说白了,就是对其提高辨识度有所帮助。而此次拼音招牌之所以惹争议,在其非但没有用巧,反而滥用“权”——利用行政手段强制商家统一更换,而且标准还非得一模一样,结果自然是“丑得齐齐整整”“蠢得十分难看”,遭到群嘲也不足为奇了。

“强扭的瓜不甜”,只要在决策前认真做好调查研究,用心倾听群众心声,就会明白所谓的拼音招牌既不符实际,也不得人心。毕竟,千篇一律的店面招牌,谈何美观。正如香港的霓虹灯招牌,大小不一,有的甚至杂乱无章,但并无碍它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成为无数摄影师镜头下的经典画面。其实,在这些五光十色的招牌里,恰恰蕴藏着一座城市最朴素的烟火气。

小小招牌,也蕴含城市治理的大智慧。店面招牌,在做好相关材质、尺寸等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预留更多空间让商家自由发挥、创作,更能展现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

城市治理,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或许能从这次“拼音招牌”中得到更多警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