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效益800余万元,修旧利废节支750余万元……这是今年以来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南屯煤矿持续强化生产经营管控交出的答卷。
南屯煤矿细分市场主体,优化管控模式,盘活闲置资源,从成本上“挤效”、从点滴中“创收”,全面写好生产经营“实”文章。
肥水流进自家田
“这些旧锚杆修一下就能作为挡煤板的骨架,废皮带也能打造成挡煤板的板材,再加上报废的皮带机部件,改造一下还能用到卸载臂与驱动分离设计和安装上。”在废旧物资存放场地,该矿综采办技术员黄勇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废旧材料就像乐高一样,DIY一番就可以继续创造新价值。”
最大的效益在井下,最大的浪费也在井下。如今,“降成本要抓住井下的点滴”成为南屯煤矿职工的共识。
因此,最集中的废旧物资存放场地成了该矿各单位精打细算的“杂货铺”,每天从井下开上来的装满废旧物品的电机车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修旧利废看似不起眼的“蝇头小利”,但积累得多了,就有了可观的效益。例如,单价投入较高的超高压液压胶管总成,粗放管理时,上井随处丢、堆放乱如麻,现如今根根盘如“龙”,井然有序,随时可能派上新用场,仅该矿33下06工作面安装就节约80余万元的新胶管投入。
南屯煤矿采取更换零件、巧用边角废料等措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南屯煤矿突出现场精细化管理,对井上、井下进行全覆盖管理,严格考核,减少材料乱丢、乱放现象;将成本管理落实到各个区队和班组,制定材料回收、修旧利废奖励制度,实行材料消耗与工资挂钩,节奖超罚,让职工主动算好经济账。
盘活内部人力资源
“今天,根据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双方意愿,田涛、张向阳等6名同志明天起到高盐水运维中心上班,其他19名同志继续等待下次双选机会。”在南屯煤矿机电工区开展的人力资源市场“双向择岗”会上,机电工区地面班组的25名人员进行了岗位调整,实现了单位职责、人员配置同优化。
南屯煤矿制定下发关于人员优化的通知,进行人员结构优化,激励男职工流向井下采掘、辅助岗位,女职工流向地面生产岗位。
同时,该矿进一步盘活人力资源市场,在采煤专业线内通过自主组建的方式成立综掘队伍项目部,实现统一调控、统筹,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模式。
南屯煤矿人力资源市场持续推进岗位货币化建设,以完全市场化建设总体要求为指导,进行岗位货币化承包。目前,该矿精简人员累计达59人。
南屯煤矿深化人力资源专项治理,全面对人力资源数据信息进行维护、梳理,建立对外创效奖励机制,协同配置矿井本部生产和对接外部生产的劳动组织优化,鼓励发挥专业优势,主动走出去创效。
创新成果变成效益
走进南屯煤矿谢翠红劳模创新工作室,笔者看到技术人员正在根据掘进工作面二运系统工作的特点设计新型接煤系统。
据了解,在掘进机截割过程中,大量不规则块煤会落入输煤系统对主运输皮带运转造成影响。
谢翠红劳模创新工作室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设计了由接料槽和挡煤小车两部分组成的移动伴随式顺煤装置,整体跟随二运行走部连接,不仅解决了煤炭洒落问题,还降低了运输设备损坏率,减小了对胶带的冲击破坏,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20余万元。
上半年,谢翠红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研制了防蹦弹低成本溜槽挡煤板、风水管路密封圈快速对接工装、二运新型接煤装置、猴车挡风装置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南屯煤矿组织开展群众性小改小革征集和评比活动。上半年,仅该矿生产服务中心就征集到了旧皮带支腿修复快速取出装置、电机引线高效对焊新工艺等一线职工小改小革成果8项。
南屯煤矿建立实施收集资料、制定方案、设计加工、验证效果、持续改善的创新项目“五步程序”,积极组织技改攻关。6个创新工作室每季度开展一次专业项目课题交流活动,通过课题发布的形式,现场推广各类创新成果,提升成果转化利用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