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9|回复: 0

别让“份子钱”成情谊砝码

发表于 2023-10-13 11:35: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别让“份子钱”成情谊砝码

9月下旬,收到初中同学发来的喜讯,安徽省宿州市的张杰(化名)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这意味着,近期他又要掏一笔“份子钱”。他在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国庆节期间要参加5场婚礼,自己一个月的收入似乎不够。(10月11日《法治日报》)

临近假期,随着“#月薪2万随不起份子钱”话题冲上热搜,评论区不少网友相互倾诉着份子钱带来的压力。毕竟,节假日是结婚的“旺季”,扎堆儿举办的婚礼、水涨船高的份子钱,这笔支出让不少打工人一算吓一跳,直呼“给不起”。“据说这个国庆假期,没有朋友的人,幸福感可以打败全国99.99%的人,因为不用出份子钱”“9月的工资不要乱花”“建议老板把10月的工资直接打给结婚的朋友”……诸如此类的评论内容,尽管是网友的调侃,却也道出了不少人的“真心话”。

从社会学角度解读,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的情况下,盖房、结婚这种家庭大事很难靠一家一户自己完成,因此,亲朋邻居每家每户送点礼、凑点钱,也就形成了凑份子的模式。如此行为,使得份子钱成为一种邻亲互助的契约——通过金钱的流转,起到你帮助我、我帮助你的作用。但在一些场景下,份子钱也逐渐演变为一种量化人际关系的体现。

本是帮助与祝福的份子钱,何以成为人际关系的负担?一方面,由于没有标准的计算公式,秉承“礼多人不怪”的社交心理,不少人选择在礼金数额上加码,让份子钱在“滚雪球”中变“胖”。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却让“红色炸弹”的扫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如何避免这种轰炸,但无论是为了珍惜情谊,还是出于面子心理,不少人被动走入“轰炸区”。

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硬着头皮送出的祝福,真情可能会打折扣。抛开部分人想要收回份子钱的想法,相信大多数新人更希望得到来自亲友的祝福。近日,一条“最真诚的婚礼朋友圈邀请”走红网络。新人在朋友圈表示“点赞朋友圈内容才会发送婚礼请柬”,不仅避免了部分朋友无法拒绝婚礼邀请的尴尬,也将是否要随份子钱的主动权还给亲友。如此做法,赢得了无数网友的好评和真诚祝福,值得更多新人参考借鉴。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份子钱的原始属性已逐渐消退,而在部分发达地区,早就出现宴请礼金重意头、轻数额的现象。乐见更多年轻人对份子钱进行“改良”,逐渐淡化其以金钱论感情的色彩。(刘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