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写作大提高
文学写作的具体操作,首先是积累材料,然后有感而发,通过酝酿构思,然后艺术地表达出来,如下图:
​文学写作的规律是从“意化”到“物化”的过程,“意化”即客观事物通过头脑转化为观点、判断或思路,是将物转化为意的过程。然后再将“意”通过提炼、加工、转化为书面语言,即文学的写作。
写作能力常常是日积月累的训练得来的,不必担心不会写作,随着你的阅历增长,文章自会由短而长,由规矩写作到技巧熟练,由感性到理性,由奔放(散)到成熟(聚)的。一句话:只要你写作时间够长,写作的技能就会渐渐成熟起来。
最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比如积累材料的习惯,认真构思谋篇的习惯,提前列出提纲和反复修改的习惯。
一般情况下材料是指进入作者视野的,为了某一写作目的被作者有意识采用的全部生活现象。材料可以说是天地万物,无所不包的。
被称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毛姆说过:有时候一段经历可以作为一个主题,写成一篇文章,我便虚构一系列的故事来阐明它。更多情况下,我将一些点头之交或是熟络的亲友作为人物原型写进书里。
材料要与主题统一,一篇文章中最好既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又有丰富精致的材料,这样就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占有丰富的材料比有高超的写作技巧更为重要。选择材料上,在确保准确真实的前提下,最好是选择别人未使用过的材料。
每个人都有写作的特色和长处,比如,有的人因为职业原因,生活积累丰富,他们的写作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有的人喜欢练笔,勤奋好学,只要坚持不懈,完全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有的人有很高的思想修养,理论造诣又深,所以他更适合应该写思想性突现的文章。
写作是综合性能力,最好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更应抓住自己的特色发挥优势。
见微知著,发现身边的文学素材,让自己的思想和眼光时时处于不确定之中。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是写作者广阔的沃土。不能总写大人物,因为大人物常常是千人一面,只有在小人物的身上才聚集了各种互相矛盾的元素。这些元素出人意料,它的独特性以及它无限的多样性,为作家源源不断地提供素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