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回复: 0

让善意助人者无后顾之忧

发表于 2023-10-21 10:30: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案例苑】
  ●案例:“假如有老人摔倒,你会去扶吗?”魏先生的答案是:“会!”近日,年近七旬的秦阿婆在上海一地铁站内乘坐上行电梯时,因没抓住扶梯导致身体向后倾斜,头朝下、脚朝上摔倒在扶梯上,站在秦阿婆身后的张女士,不由向后退了两三个台阶。此时,魏先生正在旁边的下行扶梯上,发现情况后他立马跑来帮忙搀扶秦阿婆。搀扶过程中秦阿婆欲蹬脚借力起身,结果她和魏先生两人先后向后倾倒,导致张女士被撞倒受伤。经医院检查,张女士被诊断为头面部外伤,右桡骨远端骨折等。张女士起诉要求秦阿婆承担赔偿责任,魏先生、地铁公司承担补充责任。
  ●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魏先生见到秦阿婆摔倒在扶梯上时,立即上前扶起秦阿婆,其目的是第一时间帮助秦阿婆脱离持续倒在运行扶梯上的险境,魏先生的行为是救助他人的善意之举。秦阿婆与魏先生两人向后倾倒的主要原因,是秦阿婆欲借搀扶之力起身。地铁公司作为管理者,已明确提示乘客紧握扶手注意乘梯安全,且事发前涉案自动扶梯运行正常,事发后地铁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已尽到合理且必要的安全保障义务。一审法院判决,由秦阿婆对随后倒地受伤的张女士承担赔偿责任,魏先生及地铁公司不承担责任。老人不服上诉,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说法:本案中,魏先生的行为在事发当时帮助秦阿婆脱离了进一步受伤的危险,应当认定其出于善意救助的目的采取了紧急救助措施。司法实践中,若造成第三人损害,救助者构成重大过失的,依法需要承担责任。具体判定是否构成“重大过失”时,要综合考量事实、法律和技术等多种因素,不应给救助者设定过高的注意义务。本案中,魏先生主观上不存在重大过失,由于事出仓促造成的损害应当属于合理的代价。第三人人身损害起因在于被救助人的过错。
  法律赋予善意施救者必要的责任豁免权,体现了对勇于伸出援手的救助者的鼓励和保护,大大降低善意施救者所要承担的风险,让身边平凡英雄“无后顾之忧”。
  (光明日报记者陈慧娟整理)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21日 0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