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回复: 0

让“工学一体化”职教模式架起更多高技能人才成长阶梯

发表于 2023-10-24 19:51: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期待各地能总结借鉴、推广这种“工学一体化”职教模式,进一步推动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引领带动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优秀人才和高技能支撑。

近年来,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在全市部分技工院校推行工学一体化模式。通过赛教结合、企校双师带徒、培育工匠之师等,架起技能人才成长阶梯,培育了一大批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10月19日《工人日报》)

技工教育的关键部分是实操技能教育,最好的培养模式就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近年来,天津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制定出台《技工教育发展“十四五”规范》,并印发《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方案》,围绕“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和12条重点产业链建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遴选认定193家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同时,推进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实践证明,这种将企业典型工作生产任务转换为学校教学任务,努力培养符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的实用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不仅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赏,也架起了高技能人才成长阶梯。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东道主——天津代表团,在近日刚刚落下帷幕的大赛上获得26枚金牌、19枚银牌、11枚铜牌、57个优胜奖,其中有不少选手来自技工院校。正如专家们分析所说,这正是天津深入推进工学一体化、赛教融合,促进技能人才培养的生动例证。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不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还是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助力毕业即就业无缝对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都对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充分彰显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激励培养更多劳动者向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执着迈进,必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作为立志想成为技能型劳动者的青年学生,要想掌握高超的技能,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更多先进的技能、先进的操作方法、先进的工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还应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工匠精神,才能为祖国的发展作贡献,实现人生精彩。这需要各地进一步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打造工学一体化师资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努力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上多下功夫,真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技能“有学头”、就业“有奔头”、发展“有盼头”。

期待各地能总结借鉴、推广这种“工学一体化”职教模式,进一步推动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引领带动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优秀人才和高技能支撑。

□王小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