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刀片嗓、水泥鼻、浑身乏力、肌肉酸痛、高烧到39℃……最近你的身边是不是已经有不少小伙伴中招了?近期流感监测情况显示,目前已处于流感流行期,流感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比普通感冒症状重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
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徐顺娟介绍,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发病更急,症状较重,中医学上归属于“时行感冒”,临床表现为憎寒、发热(可高达39—40℃)、周身酸痛、疲乏无力,全身症状较重,伴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人可伴有腹泻、水样便,且容易出现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这些人群易感
儿童。由于孩子的机体防御功能较弱,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极易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病症。青少年学习紧张,免疫力下降,流感病毒更容易趁虚而入,甚至在班级内或校内出现小范围的流行。
老年人。老年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和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不仅容易患感冒,而且感冒后病程多较长,症状较重,甚至可引起病毒性肺炎,一旦并发重症肺炎可导致呼吸衰竭,病情危重,威胁生命。
熬夜、疲劳人群。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或平时缺乏运动和锻炼,身体素质较弱者,机体防御功能有所下降,一旦出现疲劳过度的情况,极易感染流感病毒。
有慢性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慢性呼吸道基础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部肿瘤等患者,呼吸道防御能力低,或者已有肺结构性的改变,一旦接触流感病毒,极易并发肺炎,导致基础疾病恶化,或者并发呼吸衰竭导致病情加重。
有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肝肾疾病、肿瘤病史等患者。既往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异常,防御功能较弱,更易感染流感病毒,易合并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关键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徐顺娟主任强调“未病先防”,预防流感,关键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建议要在生活起居、饮食等方面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真正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首先,要注意生活起居,避免着凉、受寒,适时增减衣服;劳逸结合,避免熬夜、过度疲劳、酗酒、吸烟,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调节自己的情绪,及时缓解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
其次,要均衡营养,注意饮食种类丰富,少吃生冷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当令季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
再者,要增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加强耐寒训练,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比如跑步、快走、游泳等,老年人可练八段锦、打太极拳、散步等,以提高抗病能力。
流感患者可并发急性咽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西医学主要以解热镇痛抗炎药缓解症状治疗为主。中医学将流感归属于“温病”的范畴,主张“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在有密切接触流感的初期,或者出现流感症状的早期,早用中药不仅可有效消除症状,还可逆转病情进展,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据介绍,江苏省中医院芪参固表颗粒、防感颗粒等特色院内制剂,具有扶正固表的功效,对易感人群或高密度接触人群,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此外,专家提醒,预防流感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感染他人,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密闭场所建议佩戴口罩,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麻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