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是一个有59年开采历史的老矿。我们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破解发展瓶颈之策,秉承“传承、创新、发展”红色基因,在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方面进行探索,构建同心党建文化体系,推动党的建设与矿井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为实现矿井稳健有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探索基层党建新途径
我们积极探索,通过融入中心、融入发展、融入矿井安全生产经营实际,提出同心党建文化建设,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融合发展,为矿井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我们按照“打基础、上台阶、创品牌”三步走工作规划,深入践行“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实施“361”工作思路,“3”即强化政治、思想、文化“三大引领”,画好同心圆;“6”即推进同心搭台、精心强企、凝心聚智、本心筑廉、爱心接力、真心惠民“六心建设”,构筑同心共同体;“1”即聚焦矿井稳健有序发展“一个目标”,共建平安幸福家园,全面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我们按照“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要求,采取党委命题、党支部选题、党员破题方式,搭建党建品牌挖掘、培育、申报、评选以及推广的完整链条,坚持每季度组织开展党建突破项目、党建创新成果、优秀理论文章评审表彰,每半年召开党建创新成果发布会,培育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
全矿先后涌现了通防“心动力”、机电“红心链”、选煤“同心·精选”、综掘“联·心”等独具自身专业特色的党建品牌,收到了1+1>2的效果,呈现了“一主多元、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其中,《柴里煤矿“融党建”探索与应用》入选第六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及中国基层领导力典型案例。《以引领老矿转型突破为目的的同心党建文化建设》先后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山东省企业联合会现代化企业管理创新奖。
把“无形抓”变成“抓有形”
党委班子成员通过下基层调研、党支部座谈,发现有些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出现变通和中梗阻。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指导服务基层和抓好工作落实上,通过实施“线下督导+线上评价”双循环链式闭合管理,着力构建“党委、科室、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五级联动机制,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党委、科室层面,我们坚持以结果为导向,把“无形抓”变成“抓有形”,采取线下督导考核方式,建立“日写实、周盘点、月总结、季考核、年计划”长线性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细致划分6大类18项具体工作,成立党建课题研讨组、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及舆情研判组、党建工作督察组等8个党建工作组,坚持每周出一期党群例会会议纪要,全面推行党建工作组精益周写实和党群科室精准日写实。
在压煤村庄搬迁中,我们逐级压实目标责任,采取“日调度、旬盘点、月考核”管控措施,自我加压,聚力攻坚,仅用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历时4年之久的袁堂、大宋楼腾空拆除任务,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党总支、党支部、党员层面,我们重点采取线上评价方式,建立“党建红图智慧平台”,通过大数据采集,以党支部、党群科室为考核单元,建立全覆盖的网上党建组织系统、全矿党员档案大数据信息库、党建考核系统,实现让数据和信息“多跑路”、党员和群众“少跑腿”。党员干部可以自主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知识在线学习、经验交流、思想汇报、网上谈心等,达到“手机一点、党建尽显”。
为企业改革发展汇聚正能量
我们深入开展“怎样让群众看出是共产党员”论坛活动,党员们围绕主题,踊跃发言,把党员事迹亮出来、先进模范树起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开展“1+1+N”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根据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各党组织书记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包保到党支部、党小组或班组,做到把脚步踏进区队、踏进班组、踏进岗点、踏进职工群众的家门;创新推行“民情日记”活动,党员人手一本,以“写日记”为手段,以“办实事”为目的,及时将群众诉求和实际难题记录下来、反映上去、解决开来,让合理诉求和意见建议有答复、有回音、有落实,真正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形成组织搭台、党员唱戏、职工喝彩的生动实践。
我们还常态化开展党员安全践诺、党员责任区认领、党员先锋岗创建等活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矿井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科学发展优势,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同心党建文化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更加紧密的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实现党政同心、干群同心、上下同心。
(作者系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党委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