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秋日清晨,走在潞安化机有限公司厂区,已有些许凉意。走进晋华炉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地作业,叉车穿梭、弧光闪烁、机器轰鸣,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晋华炉3.0采用直连辐射废锅结构,应用直连废锅气化炉制造关键技术,首次实现大型煤气化合成气显热高效回收利用及产业化。”潞安化机晋华炉分厂厂长郝晓东说。他在晋华炉分厂干了4年,见证了近几年潞安化机加快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
“水煤浆水冷壁直连废锅气化炉研发及产业化”(晋华炉3.0)获得2022年度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由潞安化机与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历经20余年持续研发,在水煤浆水冷壁废锅气化炉低碳化、高效化、大型化等关键环节不断取得突破。
目前,潞安化机全年承担各级科研攻关任务37项,获得省部级奖项11项、集团级奖项23项、授权专利562件,核心产品和技术入选国家级节能降耗和绿色产品目录。
“承担更多国家科研课题,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既是潞安化机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的写照,也是潞安化工集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实践。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常村、司马、郭庄3个充填站单周充填10013立方米,累计充填约20万立方米。这是潞安工程公司矿井充填分公司周报上的一组数据。
潞安工程公司采用条带式膏体充填开采工艺,组建科研团队,成立创新工作室,制定技术规范,开发高浓度低碳充填材料配方,研发新型缓凝充填剂,总结泵送“满管流”技术,充填绿色开采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常村、司马、郭庄3个充填站实现80%以上流量稳定充填,单次充填量突破1600立方米,刷新条带式膏体充填工艺单次充填记录。
高河能源公司采用绿色充填开采技术,将煤矸石回填井下,解决了水资源破坏、农田沉降、矸石外排污染等难题。目前,该公司采用绿色充填开采技术已累计回收煤炭资源80万吨。
能源产业方面,潞安化工集团围绕绿色低碳开采、重大灾害防控等开展技术应用与示范,加强潞安矿区厚煤层一次采支充智能绿色高效开采研究;化工产业方面,坚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在化工装备、基础化工、化工新材料等方面大力推动产品高端化、技术自主化。
天脊煤化工集团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国产贵金属催化剂替代。“我们通过工艺、设备自主技术创新,实现新型苯胺催化剂国产化技术的开发集成与应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苯胺装置核心技术竞争力。”天脊煤化工集团方元公司经理陈光介绍,该公司催化剂单耗从2021年的7.19克降至2022年的6.585克。
潞安煤基清洁能源公司研发新型助熔剂,实现100%单烧潞安煤,找到了适用于大型气流床气化的新煤种。
潞安化工集团积极落实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部署,发挥科技创新雷达、探照灯、显微镜作用,重点在二氧化碳利用、新能源与传统化工耦合等领域探索,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端创新平台
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个省级科技创新机构,潞安环能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高河、新元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验收,潞安化机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科改示范行动优秀企业……这是潞安化工集团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加强科研机制创新的集中体现。
潞安化工集团持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优化建设方案,推进煤炭大型气化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建设好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谋划建设2个煤炭专业实验室、1个化工专业实验室。
潞安化工集团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加大科技创新考核比重,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健全科技项目投入收益评价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借鉴烟台万华模式,探索实施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机制。同时,该集团还将组织召开首届科技大会,营造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
近日,潞安化工集团王庄煤矿的“一种防止挡煤皮碳块阻塞的推煤铲装置”等5项职工创新成果获中国职工技术协会优秀创新成果奖。
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截至目前,潞安化机拥有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207人、中高级技术人才860人,引进了4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潞安化机副总经理王云峰介绍。
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文唐是潞安化机高级人才的代表之一。他完成了20多项技术创新课题,为生产一线职工解决了100多个焊接难题,为企业完成了300多项工艺性能评定。
潞安化工集团加强三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依托科研项目组和专业实验室,推动兼职研发人员向专职研发人员转变,逐步建立自主专职研发队伍;坚持在实践中锻炼、从成功案例中挖掘,逐步建设一支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队伍;建立健全“技能优秀人才—技能卓越人才—技能领军人才”阶梯培养体系,广泛开展“价值创造”“五小”等竞赛活动,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群众性小改小革队伍。
近日,从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传来消息,潞安化工集团参与评选的100余项职工创新成果取得佳绩,获奖率在70%以上。王庄煤矿闫军工作室、余吾煤业公司周建伟工作室等一次性通过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验收。
近年来,潞安化工集团各级工作室完成各类创新成果2000余项,取得专利授权500余件。
另外,潞安化工集团制定科技项目组运行管理办法,以项目锻炼培养人才;引进培育高素质人才,探索院士兼职顾问、星期天工程师等柔性引才模式,打造智力引擎,将人才工作纳入班子年度评议述职内容,激发人才创新热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