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破茧成蝶振翅飞
——记济南铁路局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济南西机务段济西检修车间质量组长张春云
千帆竟过,百舸争流。在前不久被授予济南铁路局青年科技拔尖人才荣誉称号的名单中,张春云榜上有名。作为一个普通技术人员,他是如何跻身全局青年科技拔尖人才行列的?2007度“山东省职工节能环保标兵”称号、2008年度铁道部物资现代化管理成果二等奖、2010年度段十大科技标兵、2009年度段优秀共产党员••••••透过他获得的一个个的荣誉,人们看到这样一位张春云:他时时把现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当做自己必须挣脱的羁绊,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一次次的突破。用“破茧成蝶”形容他这些年来的科技攻关历程,颇为贴切。
“百度”专家
但凡上网的人都知道“百度”搜索功能的强大。在济南西机务段,人们称张春云为“‘百度’专家”。
1995年9月,随着机车监控装置的投入使用,许多新的挑战与之俱来。
监控装置俗称“黑匣子”,是记录机车主要运行状态、确保行车安全的电子装置。为了尽快掌握,张春云在当时家用电脑还比较缺少的情况下就住在单位上,利用电脑进行模拟分析。他通过三个月的研究发现:监控装置文件名的设置特性和分析程序能够带参数启动运行。这一新发现让张春云高兴得一夜没有合眼:如果设计一个新程序把这两个文件装在一起,那就会极大地提高监控装置的使用效率。又经过两周的模拟测试,张春云研究开发的“监控文件抽检程序”诞生了。以前,指导司机要想查阅一个机班的作业过程,一找就是两个多小时,几乎是大海捞针。有了这个程序,指导司机只要输入姓名搜索一下,几秒种内这个机班的作业全过程就会全部调出来,检索效率提高了95%以上。
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张春云通过自学计算机软件开发相关知识,相继研发了“监控装置退勤分析辅助软件”、机车乘务员“百安赛”查询系统等。特别是机车乘务员“百安赛”查询系统,乘务员在段域网上输入自己的名字一点鼠标,“百安赛”成绩一目了然。“虽然我不是电脑软件专业出身,但通过自学也能发挥大作用。”看着大车们能即时查询“百安赛”成绩,张春云自己心里美滋滋的。近十年来,他在段内有了“‘百度’专家”的美称。2002年5月,路局在该段召开了“济南铁路局百安赛规范管理现场会”,“百安赛”查询系统在局内机务系统进行了推广使用。张春云也因此获得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活”故障克星
面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国产HXD3新型机车,要想破解故障难题就必须摸透它的“脾性”,上车添乘试运成了张春云的“工作常态”。2011年2月11日,在春运的关键时期,HXD3—0880机车正准备出库,突然出现无电流“活”故障。维修人员经过多次查找没能解决问题,“求助”电话打到了张春云这里。为了确认该车动态故障原因,张春云又一次决定添乘试运进行全程跟踪。在车上,他会同技术人员不断查看电器线路并测量数据,通过汇总分析发现:机车在上坡道及过道岔造成震动时就会出现故障。经过模拟试验,张春云把故障原因锁定在了机车K5继电器上,于是他们对K5继电器进行了更换,结果这个“活”故障再也没有出现。接着,他们举一反三把同一型号的K5继电器全部进行了更换,彻底杜绝了由此引起的机车故障。在今年的4、5月份,连续发生了两起由于重联线短路造成的机车故障。张春云和技术人员经过排查研究,共同制定了对重联线盖涂抹密封胶进行密封绝缘,同时用线卡把重联线开启手柄进行固定的整改措施,有效根治了由于重联线短路造成的机车故障。
经历不断地挫折和磨砺,张春云收获更多的是成熟与自信。他随后攻克了受电弓碳滑板磨耗过高的难题,使碳滑板故障率下降了70%,一年时间可节约碳滑板成本高达70余万元。他发表的《减少齿轮箱漏油故障》荣获路局QC成果一等奖、铁道部优秀成果奖。
“小课堂”讲师
2010年5月份,张春云担任检修车间质量组长。随着HXD3型机车的陆续投入运用,及时提高质检人员业务能力及现场班组人员的维修水平,已成为确保机车质量的当务之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张春云以车间《质量周报》为载体、以开办班组“小课堂”为活动方式,双管齐下提升班组职工业务水平。他通过对HXD3型机车的定修、临修故障产生的原因及特性,进行汇总分析。把172条有针对性的故障消除措施陆续刊登在《质量周报》上,让技术人员及班组职工学习。对于主断路器、电子柜等机车配件的维修措施,张春云与技术骨干把“小课堂”搬到现场,手把手地教给职工。
张春云通过传、帮、带,感染和带动着周围的职工,他们勤奋学习、苦练硬功,一批工人技师、技术能手迅速成长起来,象张春云这样的技术骨干队伍得到了不断壮大,形成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