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7|回复: 0

灵魂不失重,方圆强国梦

发表于 2023-11-1 15:18: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灵魂不失重,方圆强国梦

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航天员景海鹏对着镜头谈及其第四次太空之旅的“出差”感受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做一名航天员身体可以失重,但是灵魂不能失重”“走上飞船是勇士,走下飞船就是普通一兵”,他将时刻准备,任党挑选,为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再立新功。

任务成功的喜悦时刻,为什么景海鹏要说一句警醒意味这么重的话?追究这种“反差感”,或许可以读到三重潜台词。

第一重潜台词是要有集体意识。“身体失重而灵魂永不失重”是航天员的一句老话,除了景海鹏,汤洪波等航天员都说过类似的话。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先生曾直言:“航天是系统工程,不能靠我一个人,要靠一大堆人。”从20年前神舟五号第一次将杨利伟送上太空起,中国已有20位航天员进入太空。20个光鲜的名字后面,是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几千家单位齿轮咬合般的密切合作,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用了整整30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致敬航天事业的幕后英雄,谨记代代传承的奉献精神,不要忘了中国载人航天屡创奇迹背后坚如磐石的群众基础,航天员深深明白自己只是站在巨人肩膀向上攀登。

第二重潜台词是要有归零心态。中国的载人航天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没有归零心态是做不到的。世人皆知航天员身上的光环非常耀眼,但背后的努力也非常人所能及。他们中不乏年过半百的将军,一些人已经多次完成任务,早已家喻户晓。但是被祖国选中的他们从未退却、从不居功,以难以想象的自律和努力,直面繁重的训练任务和高压的工作环境,直面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极限挑战。每次完成一项任务,第一件事就是归零成绩、归零心态,把鲜花和掌声放到一边,“不能像在太空一样整天飘来飘去”。这个时刻准备为航天事业再立新功的光荣传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铸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第三重潜台词是要有爱国情怀。“托举航天员飞天的双手,左手叫科技,右手叫国力。”航天员们非常清楚,个人的飞天梦背后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强国梦。爱国情怀就是紧密联结“太空人”和航天器的那根绳子。“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杨利伟、刘洋、聂海胜、景海鹏等人返回地面出舱后都说过这句话。据说训练中,航天员要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但手边请求暂停的红色按钮,20年来从没有人按过。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最大,这份信念是奇迹的支撑。

这三重潜台词,何尝不是今天我们干事创业必须要有的精神?科技创新、共同富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每一项紧要的事业都需要将灵魂紧紧系于脚下的大地,不能飘、不自满,把个人的成就写进事业发展的进程之中。(张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