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回复: 0

管头管脚不等于企业文化

发表于 2023-11-1 15:26: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管头管脚不等于企业文化

近日,哈尔滨一家公司发布的关于员工微信使用的管理规定,引发争议。该公司规定,任何人上班只允许通过微信聊工作,不允许进行私聊,若发现有私聊情况,每次罚款100元/人,同时给予警告,累计多次给予辞退,公司不承担任何经济补偿。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的“家规”,也是企业的“家风”。上班时间用微信办公,高效沟通、方便留痕,但偶尔需要工作之外的沟通联络也在所难免。一味把防员工像防“贼”一样防着,管理上只管“硬”不顾“软”,既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激起员工抵触情绪,也挫伤了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创新力。这样的管理成效不仅要打折扣,更违背了劳动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态度,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员工做好细节管理,本质上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形成团结一致的强大合力。从小事入手,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是企业在产品、服务上的应有追求。但员工不是机器,对待员工更不能生硬冰冷。类似于员工“失去如厕自由”“不接董事长电话罚1万”“手机铃音必须使用统一音乐否则罚款”“5分钟抓拍人脸一次” 等案例,背后折射出部分用人单位管理过于严苛、标准过高,甚至无视员工人格尊严的扭曲价值观。头脑发热、不顾现实,一味强硬,如此“管理创新”只会弄巧成拙。

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一个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从长远看,只有营造一个宽严相济的成长环境,将刚性约束与适当的柔性管理相配套,划好红线、标出禁区的同时,多换位思考、包容理解,才能平衡好各方诉求,找到彼此的最大公约数,激发员工的活力与创造性。(程曼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