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1|回复: 3

蔡中锋 微篇小说十三问(一)

发表于 2023-11-8 10:01: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创 小说作者 信服玖常

  在平时,常常会有一些师友和学生问我如何写作微篇小说方面的问题,在对微篇小说四十多年的追求和探索过程中,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些自己不成熟的观点和看法,早在2015年3月16日,我就将大家所关心的这些问题归纳出了十三个方面,即“微篇小说十三问”。今天,趁这本《蔡中锋微篇小说1000篇》出版之际,我根据个人这几年来新的体会和理解,对这十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第三次整理和修订,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在正式回答这十三个问题之前,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个人的创作经历,以增加相互了解。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从上初一第一天起,即书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律诗《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句于案右,用于激励自己。那年,我12岁。从此以后,每天无论工作学习多么忙,我都坚持或多或少地写一点东西,到现在已经坚持了整整41年,积累了各种素材几百册。上大学后,我喜欢上了寓言,几年间写了一千多则,后来出版了寓言集《蔡中锋寓言》《野兔忽悠猪八戒》等两种。参加工作后的几年,以写新闻为主,每年都发表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数百篇,上遍了《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全国知名的大报大刊,得各类新闻奖二百多个。此后又写了几年杂文,激扬文字,针砭时弊,百余则杂文见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各大报刊,后结集《老虎蔡》出版。然后又穷八年时光,遍阅诸史,取其可以资世者,编为《中国从政通史》《从政史鉴》《为政良鉴》《中国勤政故事》《中国廉政故事》《中国用人故事》《牡丹区史话》《牡丹区通史》等十几种刊行于世。我写微篇小说始于1994年7月18日,首篇作品《徐县长卖礼》即发表于《中国监察》1994年第9期,而写于1996年11月22日的《舅舅的烹调术》,被《人民文学》1997年第2期发表。此后,先后在《小说选刊》《中国作家》《人民日报》《山花》《故事会》美国《侨报》英国《伦敦时报》印尼《国际日报》泰国《中华日报》菲律宾《世界日报》等数百家中外报刊发表微篇小说一千余篇,其中已在中国文学的最高峰之一、中国作协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小说选刊》发表二十八篇。出版《人在仕途》《青出于蓝》《芳香之旅》等个人文学作品集20余部。主编《微篇小说佳作2015》《当代微篇小说精华选粹(三卷本)》《长篇小说选刊》2020年夏季卷《今古传奇》2019、2020年微篇小说卷《微篇小说百年经典》等图书300余种。主编的《微篇小说年度佳作2014》《微篇小说年度佳作2015》等图书被中国图书馆收藏。一百余篇作品被译成英国、泰国、印尼、日本等多国文字。多篇作品入选小小说年度排行榜、大学教材和各类试题。已有几十篇作品被拍摄成微电影或改编成连环画。因创作成绩较为突出,先后获得各种文学奖项一百余种,荣立三等功四次,2015年被中国小小说名家沙龙评为“2014年中国小小说十大热点人物”,2017年和莫言、王安忆等一起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2019底,作品《神耳》获得《小说选刊》“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奖一等奖,2020年6月,获得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2019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贡献奖”等,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微篇小说文体发起人,《微篇小说》《中国寓言故事》《当代文学家》《牡丹文苑》杂志和《微篇小说报》《华文作家报》主编,《格言》《特别关注》《文苑》《百花园》等杂志签约作家。2013年6月,开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义务培养微篇小说新人,先后整理微篇小说教材120余种600余万字,举办免费微篇小说培训班17期,并在八年多的时间里,帮助在读学员(每期平均70人左右)在中外纸质报刊发表作品66000余篇,帮助学员获得各级大奖1300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8 10:01:25 | 查看全部
下面,我就根据我的体会和理解向大家解答这十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什么是微篇小说?

  对于小说的分类,一般按其篇幅长短分为长篇、中篇和短篇三种。按照常规的分类和理解,长篇小说的字数至少应该在8万字以上,中篇小说的字数应该在3万至8万字之间。那么短篇小说应该多少字呢?就此事,我询问过为数不少的编辑和专家,他们的回答虽然都各不相同,但至少有一点认知是统一的:时代发展了,大家对短篇小说的篇幅问题有了新的理解,现在一般认为,既然叫短篇小说,那么它的字数至少要在3千字以上。我也考察过四十多年来短篇小说的数十种权威选本,三千字以下的作品,基本没有入选的。

  我们姑且按目前大家对短篇小说认识的最低限3千字来说,那么短篇小说至少应该是3千至3万字的小说。可是,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3千字以下的小说应该叫什么小说?如果我们认真考察一下这一类的小说,叫法还真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如微小说、最小说、珍珠小说、钻石小说、一分钟小说、百字小说、迷你小说、手机小说、拇指小说、掌上小说、超微小说、超短小说、最短小说、极短小说、玲珑小说、麻雀小说、袖珍小说、口袋小说、纳米小说、非常小说、极速小说、瞬间小说等等,不下几十种,呈现出一片群雄并起、众说纷纭的状态。虽然倡导这些小说的人们对它们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篇幅在3千字以下。

  那么这种3千字以下的小说,应该叫什么小说呢?既然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都是按其篇幅长短来定义的,那么3千字以下的小说,能不能也按篇幅来进行定义呢?当然可以!于是我就想,用哪个字比较好呢?为此,我苦思数日,突然想到了一个“微”字。好!就叫微篇小说!这样,她就既和长篇、中篇、短篇都属于“篇”字辈,分类统一,又突出了它3千字以下这种微小的特点:和中长篇相比较,3千字的小说当然可以叫微篇小说,可是小到一个字、一个标点的小说呢?岂不是更可以叫微篇小说吗?于是,我们只需用长篇、中篇、短篇和微篇四种分法,就足可以包容长达千万言短到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的所有小说!只要你写的是小说,就没有哪一种可以超出这四种分法之外了!于是我将3千字以下的小说定名为“微篇小说”,将微篇小说的内涵定义为“微篇小说是指3千字以内的小说”。毫无疑问,这样一来,3千字以下的小说,就真正找到了本属于自己的家,回归了长篇、中篇、短篇的大家庭序列之中。于是在2015年1月1日,我们组织了当代微篇小说作家沙龙,创办了会刊《微篇小说》,编选出版微篇小说集《中国微篇小说佳作2014》,组织起了一百多人的微篇小说作家队伍,开始正式倡导微篇小说。经近一年的发展,我们当代微篇小说沙龙还有了自己的报纸与网站,正式参加的会员也达到了200余人,算是有了自己的队伍和家园。

  应该说微篇小说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多媒体、多渠道的特点,而人们的生活,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出现了快节奏、碎片化的特点。所以,这种比短篇小说篇幅更加短小的、更适合多渠道、快节奏传播的短小文体,一定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迅速发展起来,并呈现出非常繁荣的状态。事实上,以前虽然没有微篇小说这一文体分类,但这些年来,微篇小说的发展却一直呈现出风起云涌之势,特别是2015年以来,《人民文学》《小说月报》等文学权威刊物陆续以“微篇小说”为栏目推出一大批这种3千字以内的小说,更为这种分类方式的正名和这种文体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虽然在我想到这个分类名称的时候,并不知道早已经有过这种提法,但是如果现在我们百度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微篇小说”这个名词并不是我的独创,它在个别文章个别地方早就出现过,但是出现的频率非常少,更没有人对它作为一种对小说的正式分类进行发起和倡导。我们说她诞生了,是指从2015年1月1日开始,不但这种小说的名字和内涵确定了,而且我们开始有组织、有意识地对她进行发起和倡导,并让这种分类方法逐步为广大作者和文学爱好者所认识和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8 10:01:49 | 查看全部
二、好的微篇小说有哪些特点?

  这些年来,我主要是以写千字左右的作品为主,也发表了不少,最多的在一年之内发表和转载了568篇次,并于2018年有5篇作品和1篇写作体会1篇评论登上《小说选刊》。在最近的五六年间,我的小说已经28次登上了《小说选刊》,在其它报刊发表和转载也达四五千篇。应该说,写小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说写作有什么捷径和诀窍的话,那就是一定要让你的作品中体现出非凡的智慧,也就是说在你的一篇作品之中至少要写进一个或几个与众不同的金点子,讲出一个或几个与众不同的好故事,这,在篇幅短小的微篇小说中尤其重要。

  当然,在具体的写作中,光有点子还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其它一些方面的艺术加工,我将它们归纳为十个方面,称之为“微篇小说的十要素”:

  一是题目要好。好题一半文。大家都知道,我们将微篇小说定义为“微篇小说是将字数限定在3000字内的小说”。因为其非常短小,题目对于它来说尤其至关重要。它就像是龙的眼睛,龙身画好了,点不亮眼睛龙也飞不起来。比如,我在《小说选刊》2010年12期上发表的微篇小说《学无止境》,这是一个正面的标题,但我写的却是一个小小的公务员为了能爬上去,先是在家里闭门学习《麻将入门》,以便能和领导一块打麻将,当上科长之后又研究《麻将牌夺魁技巧》,以便能把输给领导的钱从下面的人手里赢回来,等他当了一把手之后,又开始学习《麻将心理学》,以便知道谁的钱能赢,谁的不能赢,能赢的赢他多少才最合适。最后,他又开始学习桥牌,因为新来的刘县长喜欢玩桥牌!当时的《小说选刊》责编李朴老师在其发于本期的“责编稿签”中这样评价这篇小说:“投机讨好历来是官场的潜规则。《学无止境》的妙处在于标题:用正题写不堪事,却又写得理直气壮,从容不迫。不像是针砭时弊,倒像是总结‘先进’经验。波澜不惊之中却又波澜壮阔。活脱脱的‘厚黑学’。”给予的评价非常之高。2019年第11期,《小说选刊》又选发了我的作品《二亩小麦的收割权》,这篇作品题目也很奇特:小麦成熟了,收割权自然归种庄稼的农民所有,但我写的却是有一个局,“为了对全局一百多名干部职工开展一次爱民、亲民、为民的学习实践活动,先投资三千元,买下了某县某村某位百姓今年二亩地小麦的收割权。”然后为搞好这次收割,又申请财政资金三十万元搞学习和培训等工作:在动员大会上,局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一是要充分认识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主动增强做好这次麦收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要努力把握麦收工作的客观规律,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和岗前培训,切实提升麦收工作水平,不断推动麦收工作再上新台阶,保证麦收工作达到更新的、更高的水平……三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提供相关保障,切实保证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搞实、搞好、搞出成效……四是我们要进一步做好麦收成果的转化工作……”第二天上午八点,这个局的一百多名干部职工又赶到了皇天大酒店四楼会议室参加北京来的专家培训讲座,这位专家又对如何收割小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首先,要想使用手工收割小麦,我们必须亲临现场……其次,用镰刀收割小麦时如何使用左手和右手的问题……第三,当用手工割麦时,人应该如何弯腰的问题……第四,如何堆放割下来的麦子的问题……第五,如何捆麦子的问题……第六,如何装卸和运输麦捆的问题……在为期八天的全封闭式专题讲座中,八位专家分别从人类与自然的斗争史、小麦的培育演化史、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史、中国农副产品的加工史、使用镰刀的具体问题和方法步骤等不同角度,对麦收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和准确科学的分析。然而,等他们搞完培训来到购买了收割权的那二亩麦田的地头,一阵大风刮过,地里的麦子因为成熟过度早已全部炸穗,麦粒纷纷被吹落到了地下,所有的麦秆上面空空如也……

  二是意蕴要丰。好的微篇小说主题要明确,要新颖,内涵要丰富,要让人明白你写的是什么,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要让人读完之后回味无穷、感慨系之。如我的350字的微篇小说《最好的演员》,写一位爷爷带着他的小孙子到城里去卖菜,结果菜摊被掀,秤被踹断,车被推走,他和爷爷被打得鼻青脸肿,但爷爷最后却对孙子说:“小华,别怕。这是在拍电影呢!你这么小,就成了一个重要演员了!你看,咱爷俩演得多棒!”这样一来,就使这个故事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爷爷却在小心地呵护着孩子心中那一份童真和美好。有人看了这篇,说立即想起了一部著名的电影《美丽人生》,想起了片子中那个父亲临死前对藏身在垃圾箱里的孩子做鬼脸的镜头。这样的小中见大,内蕴丰厚,也正是我想要表达的。

  三是故事要奇。在我们举办的微篇小说培训班上,我多次对学员们讲,写好微篇小说,有八字真言,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每篇微篇小说最好都写别人没有写过的情节,写那些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故事越奇小说越好看,越容易发表。当然,作品再奇也必须在情理之中,不然,就是胡说八道。虽然好的故事不一定是好的小说,但我一直认为好的小说的核心处应该有一个好的故事作支撑。如我的小小说《天堂经营者》,就是写一位网络老板,为死去的人建立网上天堂的故事。文中让每一位入住天堂的公民,都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自由活动,无论你何时上网去看他们,都会发现他们正在像一个平常人一样在吃饭、睡觉、种地、做工,或下象棋、打扑克……而生活在人间的亲人们也可以随时和他们进行联系和沟通。评论家王清利先生这样评价这篇作品:“蔡老师这篇《天堂经营者》我已经拜读。这是一篇非常奇特的小小说!您在这篇小小说里,用与众不同的思维、出人意料的情节、悲天悯人的情怀、大气磅礴的气势,书写了一部人间和天堂之间的传奇。我相信,您这篇小说发表之后,在不久的将来,‘天堂经营者’这一职业,将从你的键盘走向生活,并风靡世界。从此,当一个人向已故的亲人问候‘你在天堂还好吗?’时,他就会亲耳朵听到亲人的回答:‘我在这儿挺好的,请不要牵挂。’”不久,这篇作品也入选了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并排在了第三位。事实证明,几年来,网上天堂,已经真的成为了一种职业,现在已经有多个这样的网站在经营着。

  四是角度要新。我常常说题材无新旧之分,关键是看你怎么写。而用别人没有用过的视角、没有用过的方法来写微篇小说,往往使微篇小说非常好看,也常常会让人有意外的发现。比如我的微篇小说《鸳鸯名片》,写的是一篇官场小说。这几年官场小说多数作者都在写,可以说早已是写滥了的题材,但写出官场精气神的作品应该说并不多。而我的这篇《鸳鸯名片》却选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来写官场。这篇写了一个漂亮女人拿着一张名片到处找当官的人办事的故事。她这张名片的一面印着自己的姓名职务电话等,另一面却印着现任市长的姓名职务电话,她给别人递名片的时候说这是一张鸳鸯名片。这样一来,不管她真是市长的夫人,还是市长的二奶甚至是个骗子,全市范围内没有哪个当官的敢去深究,没有哪个当官的敢不为她效劳,于是她在全市范围内办一切事都一帆风顺。这篇小说在中国首届微篇小说大赛中获得金奖第一名,在中国首届蚂蚁小说大赛中获得金蚂蚁奖,后来又被《小说月刊》《杂文选刊》《喜剧世界》《故事会》《微型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数百家知名报刊发表和转载,并最终登上了2018年第3期《小说选刊》,在文坛引发了一场小小的“鸳鸯名片”热,在百度词典里,还特意为此建了一个“鸳鸯名片”的词条,上面写的很明白,“鸳鸯名片”这个词来自我的作品《鸳鸯名片》。这篇作品之所以好,就在于我使用了“鸳鸯名片”这个奇特的事物或着说道具来讲故事,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读后让人感觉既新奇辛辣又风趣幽默。

  五是波折要多。文似看山不喜平,微篇小说篇幅短小,更应该讲究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特别是在结尾处,一定要转得有突破,有力量,有韵味,出奇制胜,使小说的情节和主题都得以升华。如我写的那篇《难开的锁》,只有490字。小说中写漂亮的巧儿为逃婚满怀希望地跑到我家求救,母亲却将她锁进后院,波澜陡起。巧儿被二姨家的人捉了去,嫁给了张二狗后,被锁在屋子里,不料波澜再起,巧儿瞅了个机会又打开锁跑了。捉回后,被戴上了铐子。戴着铐子的巧儿三年给张二狗生了三个儿子。按说该认命了,可是,波澜又起,巧儿的心并未死,又跟着一个男人跑了。两年后,巧儿再次被捉回。这次被捉回来不久,巧儿就上吊死了。然而,小说至此并没有完,情节还在推进。巧儿死了,张二狗气得咬牙切齿,将巧儿草草埋葬在门前的山坳里。谁也没有注意,张二狗在巧儿的棺材上,画了一把锁。这最后的突转,将故事推向高潮。一个在棺材上画锁的细节描写,被不少评论家称之为神来之笔,入木三分地刻划出人物的心理与性格。在写这篇的时候,我一句一转,两句一折,在490字的篇幅里,明明暗暗写了加在巧儿身上的十几把锁,将她的悲剧命运推向了极致。

  六是容量要大。在寥寥3000字内,要努力写进更多的东西,要使方寸之间盈含万物,于尺幅之间涵盖天地,在简洁之中蕴藏丰富,在宁静之中风起云涌,在瞬息之间变化万千。当然,这个更多指的是微篇小说的内涵,是主题的丰富和故事的波折,而不是啰嗦。如我发在《小说选刊》2011年第4期上的作品《市长的自行车》,写一位刚上任的市长,要趁别人不认识他时骑着自行车进行为期一月的调研,结果他的自行车在一个月内被偷了十次,他居然不知道,而每次被偷后,都会有专人立即给他补上一辆新的,而他一个月的调研结果竟然是,对本市的治安状况提出了表扬!我最近创作的一篇微篇小说《野人谷》,写一个偏远山区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靠着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七姑八姨、远亲近邻一齐凑钱,终于让他跨进了大学的校门。而上学头两年,他为了省点路费和打些零工挣钱,一次也没回过家。可是这天,他却突然接到了父亲寄来的一万块钱和一封信,信中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学习,并说学费的事已经想办法解决了,现在天天有人一沓沓的送钱给他们呢。当这名学生正感到纳闷的时候,班长却拿着一份报纸跑了进来:“特大新闻:在我国发现了一个野人谷!那儿的野人都在树上筑巢而居,身上穿的是用树皮做的衣服,打猎用的是石器和弓箭,吃的都是生肉,饮的都是鲜血!自从发现了这个野人谷,全国各地的游人都涌了过去,快把这个小山谷给挤爆了!大家快来看,这儿还有一张这群野人部落首领的大照片呢!”这个学生忙抢过报纸准备先睹为快,但看到的却是老爸正穿着树叶和兽皮做的衣服,拿着石块和弓箭,一脸沧桑地望着他在笑。这篇微篇小说,前面平写,中间设悬念,最后陡转,揭示了父亲的大爱真的比山还要高,比海还要深!一位外国编辑看了,当场定下来要发,说这篇作品超级的棒,非常完美!

  七是语言要精。千字左右的东西,东拉西扯显然不行,要紧紧围绕想表达的一个中心,不蔓不枝,用很小说的语言来写微篇小说,惜墨如金,力求准确生动,意味深长。如我的312字的《平安家书》,写一个70多岁的老人天天要往家里寄一封信,雷打不动,而他的老婆却并不认字,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他是想让投递员天天去家里看看自己的老伴是不是平安!这篇作品写出后,之所以被数十家大小报刊转载,就是因它精练、曲折、短小、温馨。当然,写的短小和语言的精炼是完全两回事,写的短不一定就精炼,写的长些也不一定就啰嗦。我写的另一篇微篇小说《母亲的谎言》,590多字,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我小时候,我们家非常的贫穷,一年之中,一般只能吃两次肉。一次是八月十五那天,一次是春节那天。可是,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知道母亲不爱吃肉。如果是她给大家盛碗,她从来不往自己的碗里盛一块肉。如果是我们盛碗给她盛了几块肉,她也一定会夹到我们兄弟几个的碗中,一块也不给自己留。小时候的我曾经非常奇怪,就问母亲这是为什么,这时,她说:“我一吃肉,身上就起痒痒疙瘩,不敢吃呢!”后来,我们兄弟几个都成家立业了,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吃肉也就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但我们都知道母亲不好吃肉,所以,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不再给她的碗里盛肉。可是有一天下午,我到班上之后,发现一份材料忘在了家里,就又回去拿。打开房门之后,却见母亲正在厨房的泔水桶里捞肉吃,还边吃边唠叨:“这孩子怎么这么败坏!这么好吃的肉怎么说倒就倒掉了呢!”原来我的八十岁的白发亲娘也爱吃肉!评论家王清利老师这样评价这篇作品:“这篇微篇小说娓娓道来,如拉家常,语言之精炼质朴,已达极高的境界。正是因为作者的语言如此质朴精炼,才让这篇微篇小说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后来这篇上了一家大的散文刊物,和铁凝、贾平凹等五位大家排在一起,这篇排在最前面。我所写的最短的作品是《牌坊》,题目加上正文和标点共计98字,全文如下:“局长过生日,张科送五千无购物卡一张。局长过毕生日的第二天,即将所有人送的礼物全部退回,因此赢得一片赞扬。张科领回购物卡,却无它用,只好自行消费,然,在超市购物后用此卡结算时,卡内却已分文皆无!”文字虽然短,但却故事曲折,内涵深刻,局长的嘴脸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八是结构要简。通篇写一个情节一件事是可以的,写一件事的几个面或是层层递进的几件事也是可以的,但无论怎么写,都要结构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简洁有力。我的很多作品,特别是我感觉得意的作品,往往结构都特别简单。如我的微篇小说《人借狗势》,全文只有三百多字,先不厌其烦地详写一户人家丢了一只小狗,这只小狗是什么样的毛,什么样的性格,这家人丢狗后是如何的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如果谁要是给找到了,奖多少钱,等等,然后,笔锋一转,写了这么一句:“与这点点一同走失的,还有我的母亲,年龄在六十岁左右,好像穿一件灰色长衫,背有点驼,人有点傻,走路较慢,不爱说话。有见到者,也请电话告知。”这样,全篇只用了一个简单的对比,想表达的东西不着一字,却又全部写出了,后来这篇被著名作家陈宜新称之为“最小说最人性的作品”!我的作品《一句话,一辈子》,写了这么一个故事:1982年,赵局长退位,钱局长上任,在交接的时候,钱局长问赵局长:“我听说小孙很有才能,是不是这样啊?”赵局长说:“是的,他业务能力很棒,但是他的个性也很强。”钱局长说:“是这样啊,那我明白了。”此后,1992年,钱局长退位,周局长上任,在交接的时候,钱局长重复了这句话。2002年,周局长退位,郑局长上任,在交接的时候,周局长也重复了这句话。正是因为这三句话的三次重复,2012年,孙雷内退,他这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干了30多年的工作,到内退时仍是个大头兵。2013年春,在家无事可干的孙雷想进入老年活动中心,可是老年活动中心的王主任就是不同意,还是因为有人给他说过这句话。可这究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一切的不幸,都源于1980年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和当时局里的一把手赵局长顶了一句嘴……这篇微篇小说490字,完全相同的内容却重复了四次,结构可谓简单到了极点,但恰恰是这样的四次重复,将我想表达的一切,都表达在不言之中了。

  九是力量要强。力量的大小不在于体积的大小,微篇小说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地写出力量,给人以震憾。我的微篇小说作品《金手指》只有132字,全文如下:“少年的时候,有个看手相的说我手上长的全是金手指,我不解。人到中年,我的手往一片荒地上一指,荒地很快就变成了商业街,往一片水坑里一指,水坑很快就变成了游乐场,往某人身上一指,他很快就成了领导干部,始明其意。最后我进去了,因为到后来我的手指总爱到处乱指,我已经控制不了它。”这篇短小的微篇小说获得了“太仓港杯”法制微博小说大赛二等奖,还获得奖金2000元,稿费数百元,在《清风苑》首发之后,又先后被《羊城晚报》、泰国《中华日报》《2011年中国手机小说精选》等多家中外报刊和选本转载。我在这篇130来字的微篇小说中,写了一名人到中年、有着很大实权的地方领导干部,只要他的手往那儿一指,下面的人就会完全按照他的意图去办,荒地很快就会变成商业街,水坑很快就会变成游乐场,一般干部很快就会变成领导干部,他的手指真的可算得上是“金手指”!而正是这样的一名主要领导干部,最后却进去了,因为他后来已经管不了自己的“金手指”,总爱到处乱指。全篇围绕“金手指”这一形象来写,而且用“金手指”作为这篇微篇小说的题目,不但较为扣题,而且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这篇微博小说中,我将神秘、悬疑、官场、政绩、腐败、法纪、幽默等时尚和小说的诸元素融在了一起。从看手相的人说他的手指是金手指写起,留下悬念,到中间通过三件事,说明他的手指其实比金手指还金贵,解开悬念,最后写他进去了,是因为后来他的手总是爱到处乱指,说明了当官的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权力,没有贪污腐败的权力,“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至于后来他是怎么乱指的,是指的金钱、美色还是什么东西,只用一个“乱”字,便尽在其中了,已经用不着多写,算是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本文全篇都有幽默讽刺的基调,而小说的结句让他自己说出“最后我进去了,因为到后来我的手指总爱到处乱指,我已经控制不了它。”这句话,不但紧扣了法制微博小说大赛的主题,也算是让他幽了自己一默吧。

  十是夸张要大。微篇小说应该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要高于生活。要像放大镜一样,将小处放大,以小见大,穷形尽相,要像哈哈镜一样,将要写的素材加工变形,使之更能突出主题。如我的作品《金饭碗》,写一个乡镇老板在一家农民家门口看到了一只喂狗的饭碗,上面画了一只金元宝,就花十块钱买了下来,做了个小铜盒装着,说是清朝的古董,值几千元呢,送给了乡长,乡长做了个小银盒,说是唐朝的古董,送给了县长,县长做了个纯金的碗盒,说是汉朝的古董,送给了市长,市长留下了金盒,将碗送给了市博物馆,两年后市长下台,这只金饭碗被博物馆长扔到了垃圾箱里。不久,一个拾垃圾的农民捡到了这只金饭碗,就用它来喂自己收养的那只癞皮流浪狗。这样的事生活中会有吗?应该说不会有,但生活中真的没有吗?应该说又处处存在着。这篇用夸张的手法,让一只碗、几个人完成了在世间的一次循环或者说轮回。《小说月刊》2013年2期的头题共发我一组四篇微篇小说,这个排在了第一位。四五百字的作品,能上一家省文联主办的纯文学大刊的头题,这也算是一个特例。我的另一篇比较短小的作品《省长的画像》,全文只有186字,却于不动声色之中,将一位基层干部的形象刻画得同样深刻,全文如下:“去年的一天,我因事去拜访张乡长,看到他的办公室里端端正正地挂着王省长的巨幅画像,就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要在办公室里挂他的画像呢?’张乡长很得意地说:‘因为他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今天,我又因故去拜访张乡长,看到王省长的画像仍在原处挂着,更加不解:‘现在,王省长已经被判刑半年多了,你为什么仍不将他的画像摘下来呢?’张乡长很认真地说:‘因为他现在是我的反面教材!’”

  总起来说,正因为微篇小说将字数限定在了3000字以内,非常短小,所以更应该注意其内蕴的深刻与构思的精巧,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写作时有意或无意地按照微篇小说的十要素去做,努力将微篇小说里写进更多的智慧。我认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更多地上大报、上大刊,从而为微篇小说创作和发展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8 10:02:17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