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5|回复: 0

以“平急两用”盘活城市资源

发表于 2023-11-8 14:32: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以“平急两用”盘活城市资源

据报道,今年以来,中国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经验推广、场景构建、项目推进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平急两用”并非新概念,2021年在成渝经济圈建设规划中就已被提出。今年的国家发改委“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现场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平急两用”型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平急两用”理念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平”时与“急”时的关系。

推动“平急两用”概念逐步落地,一方面,要在新项目中引入科学设计和防灾评估;另一方面,也要着手推进已有设施的“平急转换”。现有的日常公共设施,如公园广场、场馆酒店、地下通道等,很难满足突发状况下隔离收治、物资储备、临时安置的特殊需求,也无法高效对接救援力量。改善通风排水供电条件,制定相关预案,提高应急能力很有必要。而部分应急设施功能单一,长期闲置形成资源浪费,有地区创新思路,将其变为定点门诊、公共驿站、司机之家、志愿者工作站等,同样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对于城市而言,“平急两用”也可视为优化布局的契机。本阶段改造以超大、特大城市为重点,既要发挥其样板作用,因地制宜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同时也是基于现实需求——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密度过高、资源环境压力过大、基础设施常常面临布局分配不均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建设,可提升防灾避灾能力、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更好应对突发紧急事件;也体现了城市更新举措的落实落细,在改善人居环境、健全民生保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更要看到,推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作为新一轮扩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复苏的着力点。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其中提出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明确的指向性。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推进“平急两用”无疑是一种新颖的思路:既有公益属性,也有投资价值;既要确保紧急情况下质量过硬、标准合格,也要着眼于平时的经营开发和维护修缮。同时,能够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其中,分享城市更新带来的红利。

近年来,极端天气持续侵扰我国,从台风、洪灾再到近期北方暴风雪,对应急能力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期待“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变挑战为契机,更好盘活城市低效资源和闲置资源。(默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