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用心用情守护柔波里的水草

发表于 2023-11-9 21:05: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线讲述】
用心用情守护柔波里的水草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副研究员 操瑜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少时的我对水生植物的情愫一往而深。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可以通过级联效应调控浮游藻类、浮游动物等其他生物群落,对维持湖泊的清水状态至关重要。
  我选择水生植物研究作为毕生事业,努力将科研成果写进一泓清波。2012年,我在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实验基地建设了国内第一套模拟气候暖化的湖泊实验系统,并成为欧盟的受控实验联盟成员。基于该系统,我开展了一系列复合因素对武汉湖泊(湿地)水生植物影响的受控实验,共发表SCI文章十余篇。
  2015年留园工作后,基于课题组的水生植物自然恢复技术体系,我和团队在湖北省多个湖泊开展修复示范,取得了系列成果。在洪湖,我们成功在官墩示范区内实现芡实、荇菜和金鱼藻等九种水生植物的自然恢复,修复成本比市场价格低50%以上。
  2022年,我受武汉市曙光计划资助,研发原位智能湖泊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浅水湖泊的各项水质参数、自动捕获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定量预测沉水植物的生长趋势。目前,该套系统已在武汉植物园的后湖投入使用,可显著降低湖泊管理和监测的人力成本。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作为武汉市科学家科普团的一员,自2018年起,我在20余所中小学校园、多个城市公园、湿地保护区及社区开展科普讲座、课程及研学活动累计百余次。我参与指导的科普课程《寻找适宜月湖底泥的最佳水草》《新型污染物微塑料对水生植物和淡水螺类的影响》,分获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创新二等奖和优秀奖。
  科研之余,我还研发微塑料对食虫水草狸藻的胁迫实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显色反应实验等一系列科普实验,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方式传播,反响热烈。2018年中国科学院第十四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中,我带领31.4万网友在线观看水生植物的“七十二般变化”。
  2022年,《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召开。“国际湿地城市”武汉,理应在水生植物资源保育及多样性保护上,当先锋打头阵。作为在江城生活的科学工作者,我将用心用情守护这柔波里的水草。
  (光明日报记者张锐、王建宏 光明日报通讯员江珊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09日 0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