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2|回复: 0

期待PPP新机制带来新气象

发表于 2023-11-10 14:54: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期待PPP新机制带来新气象

1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发布。《指导意见》明确,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将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合理把握重点领域,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

2014年起,财政部等大力推广PPP模式,初衷是实现“一石三鸟”:既能通过PPP模式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缓解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压力,又能改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将政府的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能力有机结合,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还可以借机促使地方政府改变热衷投资的习惯,更加注重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向现代化治理方式转变。引用《指导意见》中的话说,PPP“实施近十年来,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公共服务、拉动有效投资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机制,正是为探寻破局之法。

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本来是为了拓宽资金渠道、缓解政府财政约束、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一些地方却看重该模式的融资功能及高杠杆特性,将其异化为新的政府融资平台,反而加剧了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财政部数据显示,PPP模式在中西部的使用多于东部传统经济强省。多名从业者也表示,原来经济欠发达、基建欠账较多的地区,地方政府推PPP的动力比较大。若加上不规范操作,很容易滋生超出自身财力、固化政府支出责任、泛化运用范围等问题,扩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

新机制的一大重要作用,就是尽可能降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2014年起至2022年11月,全国PPP项目管理库累计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政府付费项目、使用者付费项目投资额占比分别为69.6%、20.9%、9.5%。占比较高的前两种回报机制,政府未来都存在支付责任。新机制将PPP模式范围缩窄至基于使用者付费特许经营模式,同时规定“不得通过可行性缺口补助、承诺保底收益率、可用性付费等任何方式,使用财政资金弥补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能够有效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止PPP走形变异。

新机制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优化社会资本结构,更好发挥PPP模式优势。由于PPP项目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对专业水准要求高,导致企业参与门槛高等原因,民营企业参与PPP的积极性不高,“乃至PPP一定程度上演变成央地合作的代名词”,不符合分散政府投资风险、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的设计初衷。《指导意见》明确,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制定最新的项目清单,是坚持初衷、回归本源的表现,为民营企业参与项目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当然,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积极性,还要在加快推进PPP立法、强化政府履约等方面下功夫,打好“组合拳”,解除其后顾之忧。

总的来看,新机制找准了突破口,将有力推动PPP可持续健康发展。(维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