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回复: 0

一岁半宝宝被收调料费,标准制定也需衡量“价值理性”

发表于 2023-11-11 16:14: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山东一宝妈发帖称,自己带不到1岁半的小宝宝去吃海底捞,发现小宝宝也正常收取调料费。这件事让自己很无语,不想去海底捞了。对此,海底捞客服表示,小料和饮品都是按人头收费的,“只要吃了喝了都会收费。”(11月8日 九派新闻)

打开账单,小料费那一栏赫然写着“30元”,询问客服得知,一岁半的宝宝竟然也被按照正常标准收取了费用。宝妈瞬间没了心情,表示以后不想再去海底捞了。依笔者所见,标准需认真执行,但其在“工具理性”下,也应有人性化的“价值理性”。

诚哉斯言,调料的收费标准乃明文规定。一般来说,按照人头收取对应的调料费并不会让人感到不公平、不合理。商家对于商品、服务明码标价,消费者在消费前也对于价格标准知晓,并不会产生矛盾。但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收费标准必然会造成误解甚至是纠纷。仅仅看中“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的标准,只会让人感觉其缺乏“实事求是”和“人情味儿”。

首先,缺乏“价值理性”的标准,必然让人感到“脱离实际”。就拿事件中一岁半宝宝的调料收费标准与大人无丝毫区分这一点来讲,其会让消费者产生胡乱收费的“宰客感”。平心而论,一岁半宝宝的调料消费情况与大人相比,可谓天差地别,其收费却和大人一样,难免让人“愤愤不平”。就像公交车的收费标准中,不满1.2米或不满六岁的儿童都可以在成人陪同不占座的情况下免费乘车。那么同样,一岁半宝宝的调料收费标准,理论上也应该做好相应的调整。

其次,缺乏“价值理性”的标准,会让人感到“人情旁落”,伤害彼此来之不易的情感纽带。众人皆知,海底捞品牌向来以优质服务著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海底捞庆祝生日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但是,此次事件中所引发的收费标准争议,必然会导致人们对海底捞“以人为本”和“服务精神”的质疑,造成一部分客户的流失。这样反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最后,缺乏“价值理性”的标准,难以“行稳致远”。诚然,今天人们通过标准的“工具理性”谋求了眼前触手可及的利益,赚得了事件中小宝宝实际消费和标准消费之间的“差价”。但是未来,这样的“差价”会演变为“蛋糕进一步做大”的阿喀琉斯之踵(指致命的弱点、要害)。当人们逐渐对这样的标准产生质疑,不再信任其合理性的时候,不仅仅意味着标准本身的“土崩瓦解”,更是标准之下所维系的运转体系的“风雨飘摇”。如此观之,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按照既定标准行事本无过错,但基于“工具理性”的标准终究难以“以不变应万变”。标准绝不可以是“一刀切”的“万物尺度”,如若缺少“价值理性”,绝对公平客观的标准也难以“丈量人世”。(刘海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