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借助5D之手打开沉井密码

发表于 2023-11-12 21:33: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北锚碇沉井正进行第6节混凝土的二次下沉施工准备。从空中俯瞰,长75米、宽70米的沉井框架十分壮观,穿行在钢筋丛林中的项目首席质量官王东伟和年轻的技术员赵志君等,正为施工进行全方位策划。

沉井前6节总重近13万吨,要在深不见底的地下整体稳定下沉10米,平面偏位力争小于一个网球大小,难度超乎寻常。王东伟这样的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者们,借助“5D”之手挑战不可能。中交一公局集团建设者们借助“5D之手”,将沉井基础的设计蓝图变为实景美图。

张靖皋长江大桥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径悬索桥。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大桥北航道桥北锚碇沉井基础,是目前国内公路桥梁最大沉井基础,也是该公司承建的首个大型沉井工程。

在历经多次技术探讨和虚实推演后,“沉井5D智能建造系统”于今年7月17日完成了对项目全体管理人员与班组负责人的交底,并接入真实的施工数据,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8月2日,大桥沉井迎来了首次降排水下沉施工。这也是5D智能建造系统首次迎来大考的重要时机。通过智能监测模块,包含地下水位、沉井受力、沉井姿态三部分监测内容,通过提前预埋多达220个的“智能传感器”,各项施工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记录、动态更新至沉井5D智能建造系统这一指挥决策中枢,辅助指导沉井施工,实现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前场后场和线上线下技术闭合。

经过40多天的奋战,沉井首次下沉顺利结束。大家击掌欢庆,深感“5D智能建造系统”带来的颠覆性作用,尤其是“大数据集成和分析”所带来的技术保障和服务,为安全、稳定的下沉提供坚定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团队研发的沉井5D智能建造系统,先后荣获中国公路学会微创新银奖、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二类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优路杯”银奖,相关专利申报5项、软著5项。并在2023桥梁学术年会崭露头角,获得行业专家及学者的广泛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