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回复: 0

中外科学家揭秘“超致密矮星系”起源之谜

发表于 2023-11-13 07:45: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矮星系是光度最弱的一类星系,其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中国天文学家主导、来自全球近20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在观测中首次发现了矮星系在星系团致密环境中被瓦解剥离并逐渐演化为超致密矮星系的完整过程,揭示了困扰天文学家许久的超致密矮星系起源之谜。这一重要研究成果11月9日刊载于《自然》杂志。
  长期以来,星系和星团被认为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天体。星系在暗物质晕中诞生成长,有较为复杂的恒星形成历史;星团则脱胎于星系内部的巨型分子云团块。超致密矮星系于2000年左右被发现,因其内部恒星系统极端致密而得名,其质量和大小介于星系和星团之间,而其起源也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尽管一些研究结果支持“许多超致密矮星系或起源于被剥离的矮星系”,但矮星系演化为超致密矮星系的具体过程还没有被实际观测所证认。
  为此,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天文学研究团队联合加拿大、美国等多地研究机构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北双子座望远镜等观测设备,在室女星系团里搜寻找到约600个超致密矮星系候选体。通过光谱证认及全面细致的形态分析,发现约有15%的超致密矮星系被暗弱的恒星晕所包围。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超致密矮星系在形态、颜色、空间分布等特征上都与新定义的一类强核矮星系高度相关,很可能强核矮星系是矮星系演化为超致密矮星系的一个中间阶段。此外,在某些强核矮星系和超致密矮星系周围也发现了极其暗弱的“S”型星流结构,这成为矮星系正被潮汐瓦解的直接证据。 (记者魏梦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