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回复: 0

二十余载报亭情 心底深埋读书梦

发表于 2023-11-13 09:37: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线讲述】
  讲述人: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邮政报刊亭经营者 李安平
  我从小在军营里长大,身边人都特别喜欢看书,我也十分喜欢阅读。后来,我和丈夫都下岗了,正好有朋友问我们要不要开一家报刊亭,我爽快地答应了。这一开,就是23年。报刊亭是我们全家的一个“功臣”,让我有了经济收入,也拥有了一份生活的尊严。
  我的报刊亭里书籍很丰富。《收获》《十月》《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有,《悲惨世界》《红与黑》《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也有。年轻时,我每天晚上都要阅读两个小时。现在眼睛有点老花,只能偶尔翻一翻、看一看。但每当我双手捧书,闻着油墨的香味,就感觉是一种享受。来报刊亭买书的人既是我的顾客,更是我的书友。他们来了,不需要开口,我就记得他们各自喜欢什么,这让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报刊亭搬迁了几次,但一直都在学校附近,好多孩子一放假就来坐一会儿,和我聊聊天。来这里的常客中还有一些80多岁的老军人、早年间的大学生,跟他们交谈简直是一种享受。说老实话,前几年收益不好,我真的想过放弃。但是,当89岁的郭老师拄着拐杖来买报纸,顺便跟我聊聊天,给我很大的安慰和感动。这样的人和事,是我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
  我从30多岁时开始卖书报,可以说已经从“孃孃级”卖到“奶奶级”了。刚开始,并没想过会做这么多年,而现在,我是真的舍不得这些老人和孩子了。以后,我还是要把书报杂志卖好,它们就像与我朝夕相处23年的家人,已经不可分开。
  如今,我到了任何一个城市,都会先去看看报刊亭。小小亭子蕴藏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陆健、吴春燕、唐一歌、王斯敏)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3日 07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