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回复: 0

“摘牌”给老字号 敲响市场警钟

发表于 2023-11-14 08:48: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商务部网站发布《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 (11月12日《扬子晚报》)

监管部门的“摘牌”动作给老字号敲响了市场警钟,也能激发老字号的创新发展活力。监管部门动真格,剥夺一些企业的“中华老字号”名号,既是对少数老字号企业的商业信誉罚,以行政手段终止老字号的市场影响力传播,也向市场传递了强烈信号,释放了老字号退出机制的惩戒、震慑、警示、教育乃至激励功能——老字号固然是一种市场遗产、文化遗产,但只是一种历史口碑,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商业信誉光环,不是高枕无忧的市场招牌。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裹足不前,不能在价格方面盲目自信地“高调”,在品质、服务等方面过于傲慢,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更不能逾越法律底线和诚信底线,扰乱市场秩序,侵犯消费者权益。否则,老字号的发展之路便会越来越窄,牌子便会被市场之手和行政之手摘掉。

现代市场在不断发展,新业态、新产品、新消费模式不断涌现,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老字号尽管有其传统优势,但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老字号企业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在遵法守信、规范经营的基础上,积极贴近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创新性、适应性,不断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不断探索新型营销模式,不断优化消费者的体验,才能保持长久的发展动能和活力,才能为老字号的商业信誉持续“充电”,才能摆脱掉队丢“牌”的命运。

□李英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