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回复: 0

上好网络素养教育的“必修课”

发表于 2023-11-14 15:48: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上好网络素养教育的“必修课”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仅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更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安宁。近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公布。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网络素养促进”作为重要一章,明确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规定围绕网络道德意识形成、网络法治观念培养、网络使用能力建设、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等,培育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

随着网络日益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素养教育越来越成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迫切课题。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对未成年人来说,网络能够帮助他们更好探索未知世界、满足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未成年人容易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个别未成年人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有的未成年人因网上打赏而产生经济纠纷。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广大未成年人急需提高自己的网络辨别能力、自控能力,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学校、家庭、社会既要尊重未成年人成长发展规律,维护好他们借助互联网实现自我发展的权利,更要注重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提升,加强网络常识、网络技能、网络规范、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后备军和新生力量。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要优化互联网产品供给,加强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与传播,引导未成年人合理选择和使用网络资源。相对于成年人读物而言,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产品艺术性、思想性应该更强,更需要精心地雕琢与打磨。要鼓励互联网平台加大对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功能性产品研发,让更多优质数字产品充实网络空间,使越来越多的优质栏目受到未成年人喜爱,越来越多符合“未成年人模式”的网络产品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必需品,营造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有助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和向上向善思想道德养成。

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上网有节制、作息有规律,才能有效引导孩子。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必须担负起对未成年人网络教育的首要责任,创造良好的网络使用家庭环境。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网络素养,以身作则,以较高的辨别力和良好上网习惯引导和教育孩子。要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家长要努力缩小与孩子之间的代沟,通过有效沟通,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不良的网络行为,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网络使用观念,通过文明上网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良法更需善治,社会各方应齐心协力、多措并举,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牛乃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